部分業內人士在此間召開的2011國際稀土年會上指出,目前中國稀土行業戰略轉型加快,未來中國稀土產業將實現從外需型向內需型增長的轉變。
包鋼稀土(600111)(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忠說,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中國稀土消費出現了傳統領域平穩增長、新興領域快速增長的局面,消費結構明顯優化。2010年中國稀土消費8.7萬噸,其中在新材料領域消費5.38萬噸,占中國稀土總消費量的62%。
據澳大利亞工業礦物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達德利·金斯諾思介紹,2010年全球對稀土的需求為12.5萬噸。他預測,今年由于價格等原因需求減至12萬噸,其中中國的消費量約占六至七成,到2015年全球稀土需求將達到17萬噸。
李忠分析說,由于世界正進入新興產業加速成長期,作為發展新興產業不可或缺的戰略性資源,未來幾年內全球對稀土的需求將繼續以每年5%至8%的速度增長,中國稀土消費量將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長率。而相對于快速增長的需求,今年下半年中國稀土產業將迎來政策和治理行動的密集期,稀土市場供應的相對收緊將是不可逆轉的,李忠說。
據了解,由于國際稀土價格處于高位和稀土資源的供應緊張,全球稀土項目近年來猛增,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印度以及東南亞部分國家正在重新或加大稀土資源的開采,這將可能改變稀土供應的國際格局。例如。澳大利亞的韋爾德山礦和美國芒廷帕斯礦投產后產能或將分別提升至2.2萬噸和4萬噸。
“如未來形成全球稀土多元化的供應格局,這對世界是有利的,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稀土價格以及全球合理的稀土競爭格局。”李忠說。
金斯諾思則認為,到2020年,非中國供應的輕稀土資源可以滿足除中國市場外的全球市場需求,但中重稀土的可獲得性仍將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2011年上半年稀土價格屢創新高,近期出現一定回調。李忠判斷說,從長遠看,“稀土價格仍會在合理的高位上運行”。
2011國際稀土年會由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和英國金屬網共同主辦。來自五礦商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和出口國,2010年各類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產量為11.89萬噸,超過了當年全球產量的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