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走勢的捉摸不定令國內成品油調價也變得撲朔迷離。隨著近日三地原油22日變化率在運行至距離-4%這一調價臨界點僅一步之遙時再度逆行,業界對國內成品油調價的預期開始消退,但有專家指出,考慮到國內的一些實際情況,即使在未全額滿足三地率-4%的調價條件下,政府仍可能出臺下調油價政策,原因之一就是零售價已存在下調空間。
三地原油變化率逆行
按照我國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國際市場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正向或負向超過4%,即通常所稱“三地原油變化率”變動超過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可相應調整。
受歐美債務危機影響,國際油價在8月份曾出現多次暴跌,自8月16日以來,三地原油變化率進入負向運行狀態。參照息旺能源的監測,截至8月1日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價格加權平均變化率為-3.24%;另一家能源研究機構東方油氣網監測的數據也顯示,截至9月1日三地原油變化率達到-3.145%。
隨著三地原油變化率不斷靠近-4%,市場對近期可能迎來久違的國內成品油降價充滿期待,曾有多家機構預計,9月初國內成品油降價窗口將開啟。但8月底之后,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參考的價格之一布倫特原油價格連續走高,使得此次國內油價下調的希望存在破滅可能。
統計數據顯示,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上周(8月29日至9月3日)均價為87.856美元/桶,較之前一周均價上漲3.4美元,漲幅達4.03%。布倫特原油期貨周均價上漲3.86美元,達113.280美元/桶。上周原油現貨周均價較之前一周也全線上揚,業內預計國際油價短期內將在每桶85美元至90美元之間震蕩。
東方油氣網分析師程瑞鋒表示,按照當前國際油價的走勢,9月2日之后三地原油變化率將進入回升期,三地率難以負向破四。“唯有目前國際油價大跌,布倫特油價跌至108美元/桶,并且維持一段時日,三地率才有望邁過降價的門檻。”
中石油集團規劃總院一位高級工程師也認為,按照現行的定價機制,近期成品油調價窗口難以打開。
調價仍可能來臨
盡管如此,業內仍有專家對油價下調抱有期待。
“即使條件不滿足,近日仍有可能出臺下調油價政策,原因首先是成品油零售價存在下降空間。”息旺能源首席分析師、新華社特約分析師鐘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他介紹,隨著國際油價下降,國內多數城市汽油實際批發價已跌破規定批發價200—300元,汽油的批零差價也拉寬至600—700元;而柴油實際批發價雖還未跌回規定批發價,但批零差價也拉寬到300元左右。
“上述批零差價的擴大為加油站零售價下調提供了空間,實際情況也驗證了這一點。”鐘健稱,目前全國汽柴油的實際零售價普遍比上限價下調了0.2元/升。上海地區較為顯著,除中石化外已有100余座加油站普降0.5元/升。國內成品油供求關系、銷售氣氛已自動形成了下調油價的局面。
其次,他指出,近段時間,由于多數國際原油價格并未追隨WTI(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油價的大額跌幅,而是與布倫特跌幅相近,因此,9月期間,國內煉廠原油結算價可能將小跌100元左右。雖然,對下降國內煉油成本作用不算顯著,但煉油企業的原油成本必然呈現下調。這也為調價創造環境。
在他看來,調價邊界條件“22+4%”應視作是國內出臺調價政策的一個重要參照,但并不應看作唯一條件。在基本滿足調價邊界條件的同時,能夠參考國內石油市場供求關系與實際銷售的具體情況,綜合市場中的各種因素制定調價政策,才能使國內油價調整政策對市場的指導作用更貼近實際。
“由于國際油價前期大跌,國內實際批零價已自動下調、加上煉油成本有所下降、前期的供求關系緊張程度大為緩解,可見當前國內的主要市場因素已隨著國際油價的下跌而主動做出調整。因此,我判斷,即使是在三地率沒有滿額破4%的條件下,國家也有可能出臺適當調幅的油價下調政策,以便使國內油價政策與已經變化了的市場大環境相適應。”鐘健說。
對此,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也認為,下調仍存在可能性,下調時間則要看國際油價能否再創新低。上述中石油集團規劃總院高工則強調,不排除國家有關部門出于某些考慮提前調價的可能。
國際油價大漲可能性低
盡管眼前的這次成品油價格下調懸而未決,專家認為,今年四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再度大漲的可能性較小,國內輸入型通脹壓力或將逐漸減緩。
國際研究機構莫尼塔分析師楊帆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利比亞局勢動蕩是今年布倫特油價從100美元/桶上漲至120美元/桶的主要推動力。利比亞的原油主要供應歐洲,如果這部分產量恢復有利于增加歐洲的原油供給,對未來布倫特油價的表現打壓作用明顯。一旦利比亞不穩定因素消除,就意味著刺激油價上行的一大潛在因素消失。在當前歐美經濟疲弱的背景下,國際油價的表現將更加疲軟。
由于布倫特原油價格是我國成品油調價參照的基準價格之一,布倫特油價下行將加快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的頻率,也有利于減輕我國原油的進口成本,進而降低國內通脹壓力。
殼牌集團下游業務總裁馬克·威廉姆斯日前在上海召開發布會時也表示,如果利比亞局勢趨于穩定,可能對供應產生影響,對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有負面影響。
中石油集團規劃總院專家對四季度國際油價的走勢也表示不看好。全球經濟形勢低迷成為抑制油價走高的主要因素,且這個因素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會一直存在。“即使眼前這場調價落空,后期下調窗口仍有重新開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