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杜祥琬:核電站依然是未來的清潔能源

時間:2011-09-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7日,出席2011年杭州市科協年會的杜祥琬院士,在西湖的微風中接受專訪,指點杭州新能源戰略

  1℃被調低的空調溫度,1臺徹夜未關的電腦……也許你認為,這些細節背后,只是不經意的浪費,但在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應用物理學家杜祥琬院士眼中,這卻可能關乎一個國家的能源戰略問題。

  7日,出席2011年杭州市科協年會的杜祥琬院士,在西湖的微風中接受專訪,指點杭州新能源戰略。

  浙江離海洋近

  要充分利用海水資源

  世界上首個以低碳為主題的科技館,將很快在杭州建成。杜祥琬認為,這個想法很好。然而,對于杭州這樣一個風能、光能等資源不豐富、不均衡的城市,不可能完全自主地解決能源問題,需要在全省范圍內尋求解決方案。“浙江沿海,海上風能是一種比較可靠的能源。離杭州很近的秦山核電站,也是一大助力。對于缺乏能源的地方,核電是一個發展的方向。只要做好工作,核電是可以安全的。”

  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件之后,公眾對于核電站的擔憂一直在持續。然而昨天,身為核工業專家的杜祥琬卻表示,核電站依然是未來的清潔能源。

  他說,福島核電站泄漏是一個次生事故,是因為大地震引起的;而中國從發展核電開始,一直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包括遠離地震帶、遠離居民區,“核電站的水和氣體排放,中國也制定了嚴格的排放標準;針對內地核電站的排放標準,還要高于沿海地區。”

  而從遠期講,杜祥琬認為核聚變電站才是核電的歸宿。在法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正在進行之中,實驗希望通過高溫高壓下的氘(音刀)氚(音川)聚變反應,產生更為安全和清潔的能源,制造“人工太陽”。中國是參與這場核聚變試驗的7個成員國之一。

  杜祥琬表示,氘在海水中儲量極為豐富,一公升海水里提取出的氘,在完全的聚變反應中,可釋放相當于燃燒300公升汽油的能量;氚可在反應堆中通過鋰再生,而鋰在地殼和海水中都大量存在,浙江離海洋近,要充分利用海洋。氘氚反應的產物沒有放射性,中子對堆結構材料的活化也只產生少量較容易處理的短壽命放射性物質。聚變反應堆,不產生污染環境的硫、氮氧化物,不釋放溫室效應氣體。再考慮到聚變堆的固有安全性,可以說,聚變能是無污染、無長壽命放射性核廢料、資源無限的理想能源。

  “但是,這樣的試驗,我預計還需要50年才能進入商業應用。”杜祥琬說,因此,對于新能源的開發,至今仍然處于攻堅時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