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淡季缺電現象在工業大省輪番上演,大量企業面臨開三停一、每周停二等限電尷尬。浙江、湖南、江西、重慶、貴州等地均不同程度地呈現用電緊張態勢,各地相繼采取限電和讓電措施。截至目前,全國電力供應依然緊張。
統計數據顯示,前7月第二產業尤其是重工業占全社會用電量的過高比重依然未減。據統計,1~7月,全國工業用電量199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8%。其中,輕、重工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0.0%和12.1%。化工行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5.4%,是2010年4月份以來的最高增速;建材行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6.2%。制造業月度用電量春節后逐月增加并連創歷史新高。由此可見,“十二五”期間工業行業節能壓力之大。
節能重點在工業
用電量歷來被稱作各行業經濟景氣指數的“風向標”。各產業用電量數據的對比,折射出目前第二產業尤其是重工業發展依然迅猛的現實。
從各行業用電量來看,電力、鋼鐵、建材等傳統高耗能行業第一季度用電量同比增長11.3%,盡管到5月份同比增速降至10.9%,但仍占到當前全社會用電量的40%以上。
以上數據表明,工業仍是我國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領域,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在工業,難點也在工業。工業是節能減排的主戰場,在全國節能減排中起著關鍵性作用。
“十一五”以來,我國工業節能降耗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下降26.01%。
統計數據同時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的單位增加值能耗從2005年的2.59噸標準煤,下降到2010年的1.92噸標準煤,5年累計下降了26.01%,實現節能量7.5億噸標準煤,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長支撐了年均14.8%的工業增長。
但同時在工業節能方面也仍存在高耗能行業發展過快、區域發展不平衡、總體技術裝備水平不高、單位產品能耗水平參差不齊、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