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成今年年初制定的年度銷量計劃,車企降價促銷的力度不斷加大,而利潤卻每況愈下,幾乎陷入“賠本賺吆喝”的尷尬境地。
今年以來,我國汽車行業營業總收入呈現逐漸下降趨勢,利潤同比增幅下降的幅度則更大,對比2010年汽車行業的整體情況可謂冰火兩重天。上半年,我國國有企業汽車產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為2.3%和1.9%,處于低速增長;車企整體的庫存量也呈現出逐月下降的趨勢,6月底整車企業庫存為63.54萬輛,比2010年年底下降17.13萬輛。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汽車行業遭遇產銷量增幅大幅下降的情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2009年、2010年,在優惠政策的刺激下,汽車的高速增長,透支了2011年的汽車需求;二是優惠政策退出、環保排放法規與燃油消耗限制進一步從嚴、卡車限載、安全要求標準提升等政策的出臺,使得汽車消費環境由鼓勵到限制;三是交通擁堵、限號出行和限購政策的出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汽車產銷量的增幅。
另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日本地震海嘯對國內日系企業生產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在五六月份已達到頂峰,雖然日本部分零部件配套企業的生產在逐步恢復,但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夠恢復到震前的水平。以芯片、原材料為代表的很多二、三級配套產品的恢復速度更是遠遠跟不上國內整車生產的需求,而國內企業通過替代產品或者重新開發新產品都需要較長的時間,如何保障生產延續和產品質量穩定將是下一階段國內汽車企業要面臨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