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氣溫平和了不少,但與氣溫緊密關聯的“電荒”,卻仍劍在弦上。
浙江省能源局日前公布的上半年能源調查報告顯示,上半年我省全社會用電量高達146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67%??梢哉f,除春節前后1個月和入梅后的6月中下旬,全省其余時間高峰時段均出現供電缺口。
在省委省政府的周密部署、科學調度之下,我省保供措施及時得當,實現了電力供應的總體平衡。即便在電力缺口最大時,民生用電仍得到了有效保障。
首保民生居民用電沒影響
王樹梅今年5月底剛剛搬進位于蕭山衙前鎮的鳳凰小區,家里各類家電設備一應俱全?!拔铱磮蠹埳险f今年用電形勢很緊張,但自己感覺沒受什么影響。搬家到現在,家里都沒被拉過電。”
“居民感覺用電沒受什么影響,但其實,這個是被"擠"出來的?!毖们版偢辨傞L樓航說。衙前鎮是有名的工業大鎮,恒逸集團、東南網架、興惠集團等省內知名企業都在鎮上。為了確保居民用電,衙前早在今年3月就已經按照省里的統一部署開始執行D級有序用電方案。
今年6月,蕭山啟動了全省首個“鄉鎮負荷實時監控系統”,將全區715條線路4719個臺區共6105家企業納入系統,并按行政區域歸入29個鎮(街、開發區)。為確?!白岆娪诿瘛钡臏蚀_性,該系統還特別標注每條線路上的居民用電容量,明示包括政府、醫院、車站、機場等在內的184家關系民生的重要用戶。
“6月15日運行的當天上午,我就收到了鎮里用電超標8.66萬千瓦時的信息通知。12分鐘后,4家超標企業迅速壓限到位。”樓航告訴記者,每個鎮都與區政府簽訂了《2011年有序用電目標責任書》,“這"軍令狀"既是壓力也是動力?!?/p>
蕭山的做法只是我省全力保障民生用電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全省1至6月居民生活用電161.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8%。為了保障民生用電,我省自今年1月份以來多次調整有序用電等級,上半年累計錯避峰156.78萬戶次,損失電量10.81億千瓦時。
按照“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部分企業只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專項調查顯示,二季度認為生產能力正常發揮的企業只占被調查企業的77.6%,比一季度低了4.5%。
實現民生用電有保障的目標,提高企業參與有序用電的機制功不可沒。6月1日起,我省開始對2400多家重點用能企業實行懲罰性電價,用電超過行業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將加收每度0.1元的電價。為避免停產,許多企業選擇用柴油發電機發電,這也直接導致了上半年全省發電用油大幅增長46.98%。6月中旬,省政府宣布,將籌集3億至4億元資金,對參與有序用電進行錯避峰的企業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
“讓電于民”的不只是企業。眼下,“低碳辦公”正成為全省各級機關單位日常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比如要求無會不開燈;下班提前半小時關空調;夏季氣溫32℃以上方可開空調,溫度要設置在28℃以上……
多管齊下企業停電少了
能源需求往往與經濟社會發展步調保持一致,保障民生用電只是其中必須的部分內容。據統計,全省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達146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67%。其中工業用電1137.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46%。
溫州華迪鋼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迪告訴記者,今年用電雖然緊張,但是與去年相比還是好過多了?!艾F在廠里生產基本能做到"每周停二",去年是"停三開四",甚至"停四開三"?!蔽匆蚬澞軠p排因素被列入“限”產的不少企業今年以來都有類似的感受。
這與我省保供應的措施緊密相關。為了應對電力供需緊張形勢,我省采取了加快電力建設、加強電力生產、爭取省外電力、發揮氣電頂峰、實施有序用電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增強了全省供用電保障能力,電力供應保證了總體上的平衡。
從電源結構看,內部加快電力建設、加大電力生產是最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今年上半年,我省重點能源項目投資完成196.4億元,其中電源項目完成投資97.2億元,嘉興電廠三期7號機組和紹興濱海電廠1號機組合計130萬千瓦機組提前建成投產,有效緩解了全省用電緊張局面。電網項目完成投資72.8億元,投產110千伏及以上線路985.2公里,變電容量1104萬千伏安。同時,電廠出力能力也穩步提高。今年上半年,我省統調電廠發電量1025.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32%。天然氣、成品油管輸項目完成投資12.9億元。LNG接收站及天然氣管網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自己不夠就多向外購進。今年上半年,全省外購電量260.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15%,最大外購電力1049.85萬千瓦,同比增長28.97%。至5月底,雙邊交易購入電量同比增長99.1%。另外,經匯報銜接爭取,國家已同意將秦山二期擴建2×66萬千瓦機組容量留給浙江使用,并通過提高三峽高峰送電、優化華東和省內電網、氣網調度等方式,合計為高峰期新增統調供電能力400萬千瓦左右。
在節能減排的壓力之下,燃氣機組的電力頂峰作用為緩解全省供用電緊張局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上半年全省累計消費管道天然氣20.48億方,其中電廠11.76億方,同比增長106%。通過確保上游合同氣量、積極爭取合同外氣量,全省天然氣日供氣量由3月初1000萬方/日增至6月下旬的1500萬方/日,全省統籌發電氣量由3月初的420萬方/日迅速增至6月末的1000萬方/日,增長138%。上半年全省統調燃氣電廠平均發電1563小時,同比增加743小時,6月末,我省首次7大燃氣機組同時運行。供需仍緊張能源建設再跟上
雖然上半年的電力供應實現了總體平衡,但下半年能源供需總體仍然趨緊。7月29日,我省創下5063萬千瓦的用電負荷新高。這一天,通過華東電網的統一組織協調,我省最大外購電力達到1500萬千瓦左右。據預計,我省今年全社會用電最高負荷需求將達5260萬千瓦,同比增長10.5%,高峰期仍有400萬千瓦左右的供電缺口。明年高峰時段的電力缺口則可能達到900萬至1000萬千瓦。
破解“電荒”難題已時不我待。
加大能源建設是必須的。今年下半年,我省將確保嘉興電廠三期8號、紹興濱海熱電2號等按期建成投產,加快六橫電廠、仙居抽水蓄能電站等在建項目建設進度。深化三門核電、蒼南電廠等送出工程以及溪洛渡-浙西特高壓直流工程、皖電東送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等跨省輸電工程前期的工作。甬臺溫、金麗溫輸氣管道工程等前期工作也在不斷加快。按照《浙江省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搶建行動計劃》,計劃到2013年底前共投產800萬千瓦左右熱電聯產機組。
新能源產業的應用也令人期待。帥康集團的“陽光公寓”走在了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的前列。據悉,該公司的兩幢“陽光公寓”每天正常發電可達到350千瓦時,平均到兩棟樓的96戶,每戶每天可發電7千瓦時左右。臺州溫嶺東海塘風電場首批安裝的20臺風電機,單機容量達2兆瓦,是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風力發電機。自去年2月投運發電以來,平均每天發電量保持在20萬千瓦時,一年發電7000多萬千瓦時,可供4萬多戶家庭用電。目前,浙江省已建、在建風電總裝機容量為28.56萬千瓦。下一步,浙江將劃分杭州灣海域、舟山東部海域、寧波象山海域、臺州海域以及溫州海域5個百萬千瓦海上風電基地。至2020年,浙江省陸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將達8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400萬千瓦。
與其他資源豐富省份進行能源戰略合作,對保障本省煤炭、電力供給具有重要意義。不久前,省政府代表團先后赴吉林、內蒙古、山西三省區,每到一處,“能源合作”都是關鍵字眼。
按照達成的協議:我省將與內蒙古建立能源資源富集地和能源資源重要消費市場緊密結合的煤礦、電廠、輸電通道、能源市場“四位一體”的能源合作新模式,共同支持浙江能源集團等浙企參與內蒙古煤礦投資開發,合作共建輸浙商品煤基地;共同開展煤氣化、煤化工等煤炭深度加工以及天然氣、新能源開發利用領域合作,合力推進兩省區能源產業和市場發展,爭取“十二五”時期實現內蒙古送電浙江1000萬千瓦的目標;山西繼續向浙江提供煤炭、電力等能源支持,雙方加強在煤炭深度轉化、新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在“十二五”末和“十三五”初期實現山西送電浙江1000萬千瓦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