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小水電問題見報當晚,神農架林區黨委政府召開緊急會議,部署清理整治小水電工作。8月17日,由神農架林區政府、環保、水電、紀委、監察局、國土、電力、鄉鎮等多個單位負責人組成的一個小水電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赴全區8個鄉鎮,對林區所有水電開發項目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集中整治。
同一天,部分水電站開始放生態水。
這不禁叫人擔心:這會不會是迫于輿論壓力的走過場?如果這一次集中整治能解決根本問題,那么湖北省水利廳牽頭整治了三年為何無效?
此次整治的主要內容包括七個方面,讓人看了忍俊不禁:一查工程建設是否符合流域綜合規劃;二查工程立項以及前置審批手續是否完備;三查工程是否按照審批文件要求組織建設;四查工程是否按照有關程序組織驗收與安全鑒定;五查工程建設或運行是否存在防洪、發電等安全隱患;六查工程是否存在立項逾兩年但仍未開工的狀況;七查工程是否存在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問題。而且,一經查明違規,要追究鄉鎮負責人的責任。
再回頭看看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如果這些問題還需要這個時候自查的話,不禁讓人反問: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如果當初不是審批完了就放任自流,還至于到今天這個地步嗎?更何況,這些電站的審批、管理正出自這些部門之手,因為規矩都是這些部門的人定的,如果規矩本身就有問題呢?如果管事的人并沒有按規矩辦事呢?撤一個鄉鎮領導的職又有何用?
我們還發現,林區水電局局長陳光文擔任了其中一個片區的檢查組組長,這位在水電站入股10萬元、每年坐收紅利、捶胸頓足懊悔沒有早一點下手的水電局局長,竟堂而皇之又成了檢查組組長,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當權力被人為放大,而約束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指望某些部門良心發現,顯然是可笑的。
如果真的要查,必須由更上一級的機構或者權威的第三方監督小組,這些所謂的自查自糾顯然不足以服眾。
當然,有自查總比沒有好,但愿在清理之前,各部門已經想好了合理的實施辦法,已經謀劃了后路。否則,即使今天關他幾個電站,明天又死灰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