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7·23事故進入關鍵調查階段 中國通號集團總經理猝逝

時間:2011-08-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深陷7·23甬溫線動車追尾事故的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昨天曝出大新聞——集團總經理馬騁8月22日突發心臟病逝世。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至今已一個月,在國務院“7.23”事故調查組即將開展責任認定之際,一度成為眾矢之的的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通號)出了大新聞——集團總經理馬騁8月22日突發心臟病逝世。在這樣一個敏感的時期,高鐵技術帶頭人的突然逝世,引起了社會的一片嘩然。

  8月23日,中國通號在其官網“中國通號網”上發布訃告稱: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馬騁在深圳項目安全檢查期間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于8月22日逝世,終年55歲。

  “他是在深圳向檢查組匯報工作時發病去世的。”23日,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國通號內部人士透露,馬騁死于“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馬騁的同事透露,他此前身體健康,既往并無心臟病史,這次離去對家庭和同事都是突然打擊。“馬總是21日進行深圳項目檢查,22日上午去世。在我眼中,他是個非常有敬業精神的人,經常加班,即使用崇高來形容也不為過。”有公司員工稱“一個月內,公司從上到下壓力相當大”。在如此大的壓力下,馬騁走向了生命的盡頭。

  7月底,上海鐵路局局長稱,初步調查顯示,“7·23”動車追尾事故是由于溫州南站信號燈設備存在缺陷導致,而事故信號燈由北京全路通信信號設計研究院設計,該院是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通號)的下屬全資企業。事后,中國通號在其官方網站發表道歉信,稱將配合有關部門調查,接受應有處罰,并追究責任。

  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是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全資企業。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工程設計、工程咨詢、應用科研、標準制定、工程勘測、工程總承包、試制生產和系統集成八大類幾十項產品;擁有甲級工程咨詢資質、甲級勘察設計資質、工程造價咨詢甲級資質和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企業一級資質;通過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8年被首批重新審定為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0.000.00%股吧研報]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十百千工程”培育企業、全國工程勘察設計百強企業;公司成立以來完成7000余項通信、信號、電力及自動化工程設計。

  馬騁:

  中國軌道交通創新人物

  去年10月,馬騁曾陪同溫家寶總理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西安參觀通號集團的合資企業西門子信號公司。

  集團網站介紹,通號股份擁有世界先進的高速鐵路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技術和裝備,已成功應用于京滬、武廣、京津城際、滬寧、滬杭等十余條高速鐵路及客運專線,目前正在參加哈大等高鐵建設。

  除高鐵技術外,在地鐵、輕軌等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中,中國通號服務項目遍及北京、天津、上海、重慶、長春、廣州、成都、南京、大連、深圳等大、中城市。馬騁本人也在今年榮獲“2010中國軌道交通行業最具創新力十大人物獎”。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