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中文網文章原題:為取得稀土供應日本制造商考慮將生產向中國轉移
對中國限制性稀土出口配額心存擔憂的日本制造商,或許已經找到一種解決自身供應擔憂的方法把生產轉到中國。
通過在中國開廠,這些制造商可在中國配額體系之外便宜買入稀土,然后將自己的產品出口。中國的稀土供應約占全球總供應的95%。
企業對這種轉移生產的做法才剛剛開始探索,可能會讓在中國以外開發新的稀土資源的礦商難尋客源。
分析師也預計,產業轉移可能導致日本戰略性高科技產品的技術外泄,尤其是用于混合動力車的精密磁鐵。“中國正在瞄準外資為取得稀土資源與中國企業合資而引進的有價值的技術。”一家貿易公司的高管表示,“顯然,日本生產高端磁鐵的科技就是一個目標。”
這類生產轉移可能會打破日本的技術控制地位,并進一步削弱該國制造業。日本的制造業已經深受3月強震災害的困擾。
與此同時,中國以外新生的稀土行業力量可能遭到削弱,這將損害未來長期的稀土供應。稀土被用于生產比傳統磁鐵體積更小、磁力更強的磁鐵產品,因此對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等產品而言都不可或缺。
由于中國一再大砍出口配額,稀土價格已經暴漲。這已促使日立金屬開始考慮將釹磁鐵生產轉至中國與美國。主要的稀土合金生產商昭和電工近期宣布,其中國合資企業的產量將提高50%至每年3000噸,這引起了日本經濟產業省的不安。
為了讓科技制造商留在本土市場,日本經濟產業省斥資7億美元鼓動稀土公司建立供應鏈,但在2013年前,中國將是世界唯一大量供應稀土的國家,日本企業的舉措可能預示著科技企業大批遷出日本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