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美歐日起訴中國限制稀土出口 中國強調基于環保

時間:2012-03-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美國東部時間3月13日中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發表講話,宣布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一項針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貿易訴訟,歐盟和日本將一起上訴。

  美國東部時間3月13日中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發表講話,宣布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一項針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貿易訴訟,歐盟和日本將一起上訴。當天,歐盟委員會宣布,將聯合美國、日本就中國限制出口包括稀土、鎢、鉬等在內的17種原材料向WTO提出訴訟。中國的稀土貿易政策引起廣泛關注。其實,中國并非要限制稀土出口,而是要使貿易和環境協調發展,從而使貿易更可持續。

  中方政策著眼可持續發展,其他國家也應承擔稀土供應之責

  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事務的委員德·古赫特13日宣稱,中國限制稀土和其他原材料的出口違反WTO相關規定,必須撤銷。美聯社12日引述一名白宮高層官員的話表示,美國將尋求WTO的幫助,促使中國就稀土出口問題與其進行磋商。美國政府此舉旨在向中國施壓,促使中國政府解除對稀土出口的限制政策。

  13日中國收到美國、歐盟、日本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的有關稀土、鎢、鉬的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請求。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就此發表談話表示,中方此前就有關原材料產品出口政策與各方一直保持著溝通和接觸,多次強調中方政策目標是為了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無意通過扭曲貿易的方式保護國內產業。該負責人同時表示,中方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妥善處理有關磋商請求。

  在中國外交部13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及美國將就中國限制出口稀土向世貿組織作出投訴一事的中方看法。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說,稀土是一種稀有的不可再生資源,開發稀土對環境造成影響,基于保護環境和資源的考慮,為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政府對稀土的開采、生產和出口各個環節均實施了管理措施,而不僅僅在出口環節,相關措施符合世貿規則。中國稀土資源占全球總量36.4%,但承擔著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應。多年來,盡管面臨巨大環境壓力,中國一直努力保持一定數量的稀土出口。今后,中國將繼續向國際市場供應稀土,并依據世貿規則對稀土出口實行有效的管理。中方希望其他擁有稀土資源的國家也積極開發稀土資源,共同承擔全球稀土供應的責任,也愿意在尋找開發稀土的替代資源、提高稀土資源利用率等方面與各國加強合作。

  事實上,2010年之前,中國廉價的稀土長期供應全球市場,廉價稀土一度供給充足。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問題的凸顯,自2008年以來,為保護稀土資源,中國開始對稀土生產加強管理,其中就包括實行出口配額管理制度。2010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又新出臺了更為嚴格的稀土出口配額制度,這對保護自然資源、減少環境破壞以及滿足內需十分必要。

  多方努力減輕稀土依賴,全球稀土產量將因勢而升

  由于極少量稀土就能明顯改善金屬材料性能,稀土被廣泛應用于高科技領域,對于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多個領域發展有極重要意義,國際市場的稀土需求一直保持上升勢頭,稀土價格近一年多來漲幅明顯。因此,各國紛紛支持和鼓勵勘探新礦產。

  目前,世界幾大稀土公司正在澳大利亞、非洲、加拿大和美國等地進行勘探和開發,并密切關注已有礦產的副產品是否含稀土。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與美國能源部也在研究如何用納米技術制造永久的磁鐵,從而減少80%的稀土使用量。歐盟和美國還在積極研究稀土回收方案,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收集系統,且拆解和處理過程均十分復雜。日本和韓國則積極為全球勘探高風險稀土項目提供資金和貸款等金融支持。日本政府日前宣布,將為日本企業提供總額為50億日元(1美元約合82.7日元)的補貼,力爭兩年后電動汽車及空調電動機中稀土元素鏑的使用量減少三成左右。

  看到稀土價格上漲,很多大公司躍躍欲試,準備投資稀土礦產,比如,美國稀土生產運營商莫利礦業重啟了帕斯山的大型稀土礦,該項目計劃在2012年產出1.9萬噸稀土;2013年前,年產能將擴大至4萬噸。澳大利亞萊納斯礦業公司則準備從位于其西部韋爾德山區的礦場向馬來西亞稀土提煉廠提供礦石。

  稀土行業咨詢機構澳大利亞工業礦物咨詢公司能源專家達德利·金斯諾斯表示,2016年全球除中國以外的稀土產量將提高10倍,超過6萬噸,而中國以外的稀土需求量約為5.5萬噸,這將導致2016年全球稀土供應過剩。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安永的報告認為,2014年開始全球稀土將供大于求。

  當然,新礦的生產固然可以彌補一些輕稀土的供給缺口,有些輕稀土甚至會出現供大于求局面,但并不能確保所有輕稀土的供給。很多專家認為,采礦能力重要,提升生產能力也同樣重要。充足的礦產能力只是解決稀土元素供應缺口的一部分,而加工、提煉和制造能力的提升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這些都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問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