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18日電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吳顯亭18日在接受中國政府網關于“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在線訪談時指出,多方面原因造成今年上半年部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但沒有出現大范圍、趨勢性的破產倒閉。
“2011年上半年中國中小企業生產和生存狀況總體正常,部分中小企業國內生產成本有所提高,這主要有四方面原因,”吳顯亭說,“原材料價格上漲比較明顯;企業用工成本的上漲;煤、電等資源價格上漲影響企業生產經營;企業融資成本上升。”
吳顯亭進一步指出,就監測結果來看,浙江、廣東等地企業倒閉數量變化也沒有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時嚴重。
統計顯示,2011年上半年浙江省注銷企業1.44萬家,而2008年、2009年、2010年同期注銷的企業分別是1.71萬家、1.54萬家、1.24萬家。溫州市今年上半年新增企業8761家,同比增長27.9%,注銷企業3985家,同比下降21.7%。廣東省東莞市今年上半年累計關停企業261家,而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時關停和外遷企業分別是865家和657家。
銀監會完善小企業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張小松在接受訪談時也指出,2011年中小企業經營困難,既是信貸投放回歸常態的體現,也是國家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產業升級宏觀政策的體現。解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需靠多方面共同努力,根本上還是要依靠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吳顯亭表示,在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總量向常態回歸的情況下,上半年中國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的增速和占比雙雙上升。
但吳顯亭也表示,2011年上半年“民間信貸”比較活躍,雖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但也潛藏著不可忽視的金融風險,亟需加強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