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司首席運營官王建國博士每天會有“幸福的煩惱”相伴,“大批量生產還需時日,客戶急要產品的電話已接連不斷,干著急沒辦法的頭疼事。”
“我們的TMR磁傳感器芯片技術已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王建國說,此前該領域國內與國外存在10年的技術差距,芯片市場被國外廠商控制。而這家由10位留學歐美的博士創建的公司在成立一年里,基于運用在硬盤讀磁頭上的技術,通過改進薄膜材料組份、創新薄膜結構設計,研發出國際領先水平的納米磁性多層膜結構,造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磁傳感器芯片,并用28項專利占據了磁傳感器領域的技術制高點。
“生產芯片的關鍵是‘菜譜’,就是通過調配各種稀有金屬板材的長度、寬度、厚度等,經過近70道工序的精雕細琢,做成磁傳感器芯片。”工程副總裁劉勁峰說,由于此類產品的生產設備仍然被國外封鎖,現有設備都是從國外巨頭那里“淘”來的二手貨。一塊完整的芯片長和寬分別為0.4毫米,價格卻高達1美元。“公司占地3000多平方米,量產后年產值可超過50億元。”王建國說。
“TMR磁傳感器就是一個‘磁場捕捉器’。”王建國解釋說,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電阻,它的電阻值會隨磁場的變化而變化,“磁場變化引起電阻值變化,電阻值變化導致電流變化,進而把看不見的磁信號轉化成看得見的電信號。”他舉例說,通過在水表上安裝磁傳感器,進行信號采集,就可算出用水量多少。又如,一輛高檔汽車裝上幾十個磁性傳感器后,即可捕捉到車速、角度、距離、位置等各類參數,實現精確導航、泊車定位等。
據介紹,TMR磁傳感器芯片的性能體現,主要是對速度快慢的響應頻率及磁性強弱的靈敏度。多維科技的傳感器響應頻率高達1GHz以上,即可以將每秒鐘轉動10億次的信息毫無遺漏地完全獲取。靈敏度方面,可以探測到紙幣用的磁墨粉的微弱磁性。王建國說。
王建國告訴記者,磁傳感器的應用幾乎覆蓋工業的每一個角落,智能電網、物聯網等都將涉及,將形成上千億元的產業鏈。多維科技造出了技術領先的高端芯片,也意味著擁有了這個千億元產業鏈的“話語權”。
人物素描
王建國:一白一黑盡顯創業本色
與王建國博士的約訪,可謂是“一波三折”,4次電話聯系,苦苦守了10天,才等到他一個難得空閑的下午。“剛過去的7天,有80多個小時在路上,”當天風塵仆仆從南京趕回來的王建國告訴記者,“忙著整合現有資源,開拓國內外新的市場。”
走進王建國的辦公室,兩件東西格外惹眼:一塊白色的寫字板,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日程安排;一個黑色的雙肩包,鼓鼓囊囊裝滿了各種物品。
在記者的追問下,他“揭秘”了這個雙肩包,“幾件衣服,一個電腦,還有一些樣品”,而這就是他出差7天的全部裝備。一白一黑兩件體現快節奏生活的物品,恰恰讓這位“海歸”的創業本色顯露無遺。
王建國告訴記者,多維科技在張家港保稅區成立一年來,不論是國外分公司還是張家港總部,整個團隊都像他一樣有一種緊迫的使命感。“國內環境好,也有市場,更能發揮自身優勢。”他介紹說,以“姑蘇領軍人才”薛松生為首的10名核心團隊成員,個個都曾是世界500強企業的骨干,從業經驗涵蓋了TMR芯片大規模生產制造的每一個環節,“我們回來就是想做點有意義的事,要盡快幫助國內磁傳感器下游企業擺脫跨國巨頭在芯片上的掣肘,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
在王建國看來,優秀的團隊是最重要的成功條件。在近2個小時的采訪中,他一再重復,“這件事真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做好的,需要各個成員配合來完成。”正是基于這樣的共識,曾被評委稱作“個個都具備成為‘姑蘇領軍人才’實力”的10位留學歐美博士,組成了一個研制磁傳感器芯片的完美“解決方案”,僅用一年就讓國內與國外在磁傳感器芯片領域10年的技術差距縮小為零。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做到世界最大最強的磁傳感器芯片企業。”王建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