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鐵4號線一臺OTIS自動扶梯513MPE發生逆行,導致1人死亡,3人重傷,27人輕傷的安全事故。這件事故發生后,很快就見諸各地主要媒體網絡,并引起社會各方的大討論,公共安全問題再次成為大眾關注和議論的熱點,而作為特種設備自動扶梯的制造商,OTIS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來自北京質監部門的權威報道,該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電梯固定零件損壞,驅動主機發生偏移,驅動鏈條脫落,造成扶梯下滑。具體原因正在委托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將進行進一步的質量檢驗。由此,北京、深圳,全國很多城市,展開了對OTIS的此款自動扶梯停運,乃至對所有品牌自動扶梯、電梯進行安全隱患的檢查和排查。
OTIS公司作為電梯行業的知名企業之一,一直以安全和質量而著稱。該公司在上海有一個工程中心,負責產品的研發和測試。筆者了解到,其產品中每個零件的選擇都是經過認真挑選并經過嚴格的長時間疲勞測試,合格后才可以進入樣機試制使用。因此513MPE作為OTIS扶梯批量生產的產品,發生這樣的安全事故,出乎筆者意料之外,也實在是不應該。
自動扶梯作為特種設備之一,一直是受到質監部門的嚴格監管的。國家標準GB16899:1997《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設計和安裝安全規范》作為權威技術性要求,明確規定有很多的安全保護措施,包括有電氣控制安全回路、防逆轉保護、梯級缺失保護、裙板保護、扶手帶防夾手保護、超速保護、緊急停車等等。這么多標準安全防范要求,均是為了預防和防止扶梯在各種不同故障出現時,能夠起到保護行人安全的目的。為什么這些保護措施就失效了呢?是否是維護保養不到位,導致電梯鏈條脫落,不能可靠觸發逆轉保護,還是機械抱閘失靈引起?筆者無法推斷,但是筆者根據網絡上一張圖片,發現固定驅動主機的固定螺釘安裝方向是錯誤的,而且是違背常識性的一個錯誤。
通常我們知道,在固定螺釘的安裝上,特別是固定帶有振動的設備場合,螺釘的固定是必須包含有平墊、彈墊的,以減少振動引起的螺釘松動。在上下垂直安裝時,螺釘的穿入方向,螺釘應該是從上往下穿過固定孔,從下面緊固彈墊平墊和螺母。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在長時間振動影響下,萬一螺釘松動導致螺母旋脫,螺釘仍然坐落在孔內,有效防止整個主機發生位移。從記者的圖片中,我們無法看到固定自動扶梯主機的固定螺釘是否有減振彈簧墊片,但是可以清楚看到螺釘安裝方向完全錯誤的。這樣的錯誤在專業廠家是不應該出現的。圖中螺釘是非標準化螺釘,而是方頭型,這里由此產生一個懷疑,該扶梯的設計使用的方頭螺釘,是因為從上面安裝空間有限,不方便,施工人員改變施工從下面反方向安裝?還是機械設計只能從下面反方向安裝螺釘呢?假如是后者,那么就是屬于設計缺陷。假如是前者,則是屬于施工不規范,由一起由螺釘錯誤安裝引起的慘案。
截止目前,全國質檢總局已經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停止OTIS公司的513MPE自動扶梯的使用,對OTIS公司的影響是巨大的。不論引起螺釘脫落的原因是設計原因還是施工原因,我想對于該企業的設計人員都是一個值得吸取的教訓。假如設計人員能夠考慮到人性化施工,設計更加科學化,是完全有可能避免這類事故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