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環保部祭出新標準之劍七成稀土企業心驚膽顫

時間:2011-08-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月28日,環保部網站公布消息,已經出臺的《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將自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這是“十二五”期間環境保護部發布的第一個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

  2月28日,環保部網站公布消息,已經出臺的《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將自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這是“十二五”期間環境保護部發布的第一個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
  業內人士認為,這個標準在出臺之前就被稱為規范稀土行業“尚方寶劍”,比起國家收儲計劃和聯合定價等傳言,用環保設限是改變稀土行業亂象非常好的手段。預計70%以上的企業將難以達標,而隨著后續管理辦法的進一步出臺,整個稀土行業將加速洗牌。
  環保
  污染物排放標準走向嚴格
  記者從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環境保護部發布《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自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新建企業必須嚴格按標準執行,考慮到我國稀土工業現有企業的實際情況,標準對現有企業設置了兩年的達標排放過渡期,即在2014年1月1日起,現有企業也必須執行新建企業排放限值。
  上述人士介紹,《標準》根據稀土工業企業生產工藝、生產裝備的特點和原輔材料的成份,以稀土工業企業生產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作為控制項目,對稀土行業廢水、廢氣和放射性物質的排放控制等方面都作了明確規定。為防止企業稀釋排放,標準中還規定了單位產品基準排水量和單位產品基準排氣量。
  在大多數人意料之內,和前期公布的《征求意見稿》相比,此次《標準》對于各項指標都有了更加嚴格的規定,以水污染物氨氮排放方面,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內,現有企業允許的水污染物的氨氮直接排放限值為25毫克/升,到2014年1月1日起,氮直接排放限值縮減到了15毫克/升。
  此外,《標準》還規定,到2014年1月1日起,所有稀土企業的廢水排放中,化學需氧量(C O D C r)直接排放在70m g/l以下,總磷直接排放限值是1m g/l。
  《標準》中還特別指出,在國土開發密度高,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或水環境容量較小、生態環境脆弱,容易發生嚴重水環境污染問題而需要采取特別保護措施的地區,還將執行水污染特別排放標準。
  眾所周知,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稀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稀土行業發展中仍存在非法開采、產能過剩、生態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稀土儲量占全球36%,產量則占世界97%。由于過度開發,我國的稀土資源儲量下降迅速,稀土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
  “由于沒有針對稀土工業特點的污染物排放標準,長期以來,稀土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管理和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設計和竣工驗收等,只能執行綜合類污染物排放標準,稀土行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始終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坦言,以氨氮為例,稀土行業每年產生的廢水量達2000多萬噸,其中氨氮含量300m g/L至5000m g/L,超出國家排放標準十幾倍至上百倍。
  據了解,上述《標準》適用于我國境內從事稀土礦山開采至稀土金屬、合金生產的各種規模特征生產工藝和裝置的水、廢氣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稀土工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設計和竣工驗收。
  影響
  2/3以上企業或“不合格”
  “從目前這個標準來看,僅氨氮一項,幾乎70%以上的企業無法達標。”贛州稀土礦業公司副總經理賴兆添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感嘆,這個標準,將大大增加企業成本,加速行業的優勝劣汰。
  記者了解到,稀土在冶煉等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廢渣現在很多企業沒有去做這方面處理,粗略估計,污染物治理與控制要達到《標準》要求,整個行業需增加大量環保投入、提高生產工藝和成本。
  “預計整個行業將增加10億元以上成本。”一位參與《標準》制定的行業權威人士對記者說。
  據媒體披露,以我國稀土產品產量15萬噸為基礎,全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達到該標準中新建企業限值計算,估計需新增環保投資11億元,年新增環保運行費用2.8億元,每噸產品增加生產成本1000元至1500元;若全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達到該標準新建企業限值,需環保投資2億元,年環保運行費用約3000萬元。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前副司長王彩鳳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也坦言,由于《標準》規定的排放要求比較高,目前能夠達標的企業并不多,通過目前一些綠色工藝的運用,“大多數企業應該能夠達標”,但她也表示企業在這方面需“投資不小”。長城證券分析師耿諾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標準》把環境成本提到了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對稀土企業的影響“不算小”。
  王彩鳳表示,《標準》將加速行業的整合,大企業資金力量較大,在購進環保設施,運用綠色工藝方面占據優勢,而一些小的、工藝落后的企業則將會退出行業。
  民族證券分析師關健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標準》提高了稀土行業的準入門檻,將促進整個行業的整合“一些小作坊式的企業的生存空間將被壓縮,而一些大的企業具有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因而會在行業整合中占據有利地位。”
  就上市公司而言,他表示,此次《標準》出臺對包鋼稀土、中色股份和廣晟有色等行業龍頭偏利好。
  細則
  稀土行業后續管理辦法將出
  “隨著稀土戰略地位和戰略作用的提升《標準》的出臺是十分及時,也是十分必要的。”王彩鳳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稀土產品較多,之前的冶煉標準主要是參照化工業和冶金行業,雖有標準但是并不是很一致,而《標準》的實行將進一步強化環保、節能,加快淘汰行業落后產能,同時,也將促進關鍵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并推動其產業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楊建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之所以要出臺《標準》,主要是為了實現稀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進行長遠的規劃,在總量上進行控制。而另一方面,稀土行業的污染問題廣為人們所關注,因此進行一定的管控是必要的“不光是稀土,所有的資源、能源類行業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他說。
  王彩鳳告訴記者,工信部此前在稀土產業準入、規劃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預計有關部門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出稀土行業的管理辦法、法規。“中國的稀土行業資源成本、環保成本很大,在經過礦山整頓、實行新排放標準等一系列措施后,中國稀土的產品價值和價格有望達到統一。”她說。
  關健鑫表示,此次《標準》實際上是此前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的一個細則,他預計,接下來各部門和一些稀土資源比較集中的省份將會進一步出臺細則。
  “比起國家收儲計劃和聯合定價等傳言,用環保設限應該是改變稀土行業亂象非常好的手段。”前述參與《標準》制定的權威人士說。
  他表示,一方面環保立法在國內外認知比較高,用提高環保門檻的手段,不僅可以實現優勝劣汰,同時也避免了行政手段對行業干預帶來的“不公平”;另一方面,我國為了保護資源和環境,對稀土等稀缺資源的出口進行了限制,而國外也借機利用“違反W TO規則和貿易保護”來向國內企業施壓,利用更為嚴格的環保標準則可以規避這一尷尬。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