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霓虹燈關掉,現在電力缺口這么大,請你們自覺節約用電!”26日21時許,南昌市東湖區大院街辦的幾位社區干部來到八一廣場財富廣場勸商家關掉霓虹燈。社區干部小劉說,其實從7月初開始,他們就加入了“限電”行動,因為電力負荷大,為保證居民用電,上級政府要求居委會干部上門提醒企業節約用電。
25日,來自江西省電力公司最新消息,截至25日11時24分,江西電網統調最高用電負荷達1247萬千瓦,創下今年最高峰值和歷史新高,這是江西電網繼今年1月四創用電負荷新高后,第5次刷新最高負荷紀錄,也是今年度夏以來第一次創歷史新高。面對江西電力供應的緊張局面,國內電力央企神華集團、國電中能國際等央企紛紛瞄準這一商機,并加快進駐江西的步伐以搶占市場,謀求更大發展。
街辦干部勸商家節約用電
面對今年用電緊張局面,剛剛從東湖區團委調任大院街辦主任的張勇上班的第一天,就帶領轄區的幾十名社區干部下到各商業網點,勸說他們節約用電。張勇稱,一般情況下,商家都會支持,但也有少數企業認為,怎么用電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別人管不著。為此,街辦不少干部都要磨破嘴皮。
路燈減半開啟、霓虹燈不再閃耀、商場和娛樂場所被限用電……“限電”已成為今夏江西的一個熱詞。
早在今年3月份,當時江西高峰時期電力缺口就達到130萬千瓦左右,用電負荷激增率超過30%,最高負荷曾突破1200萬千瓦,增長率位居全國第二,這是我省有史以來遭遇的首次“缺電”危機。
而據江西省電力部門統計,我省今年最大電力缺口將超過200萬千瓦,夏季供電短缺已成定局。電力供應問題將成為今年江西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個主要矛盾。
省內不少中小企業因“電荒”受累
25日上午,高安市某陶瓷工廠又停電了,該廠的生產線只好停止生產。該廠生產部負責人陳小強表示:“今年的限電比去年早了4個月,且次數也多了,以前一個月就限那么一兩天,現在每周都要限一兩天的電,而進入二季度以來,幾乎每天都停電,最長的時候從9時停到23時。”
其實,因缺電企業減產的情況已非個案。據了解,今年上半年,萍鄉市工業陶瓷的產量因限電減少了25%左右的產量;而在贛州,一些中小型水泥廠,因為限電幾乎從5月份開始就沒開機了,不少企業主面對利好的行情也只能“望電興嘆”。
為了減少“限電”造成的損失,不少企業只好采取避峰錯峰用電,走節能增效的新路子。新余鋼鐵有限公司是江西最大的用電客戶之一,也是高耗能企業。正常情況下,日用電負荷可達50萬至70萬千瓦,約占贛西電網供電負荷的三分之一。贛西供電公司發揮專業優勢,積極為該公司節能減排出謀劃策,大力推進能源資源的循環再利用。今年,新鋼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新華公司毅然淘汰了一條上世紀的絞線生產線,“讓”出電力負荷3000千瓦。
據了解,面對電力缺口的嚴重不足,江西供電部門早在3月底就啟動有序用電,目前全省有700多家工業企業參與了避峰、錯峰有序用電,主動開啟“節能引擎”,走出了一條降耗增效的發展新路子。
三大原因導致常態缺電
早在3月份,江西就出現了淡季缺電的端倪。3月29日,江西首次因“淡季電荒”被迫執行有序用電。4月29日,國家電網江西省電力公司發布紅色預警,電力缺口最高達224萬千瓦,占全省發電總裝機容量的20%以上。
今年3至4月份,一些發電企業由于缺煤停機,加上天旱少水,小水電出力不足,贛州、萍鄉等地不少縣市限電比例高達40%。5月中旬,西南水電出力增加,江西電網加大了省外購電力度。同時,發電企業受惠于政府補貼積極性有所提高,缺電狀況有所緩解。但7月份隨著迎峰度夏和高溫天氣的到來,江西用電形勢驟然緊張。
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認為,從3月用電淡季首現“電荒”,表明江西缺電現象已從季節性、時段性向長期性、常態化轉變。
而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江西省工業經濟發展態勢較好,拉動工業用電量快速增長。從64家重點大工業客戶用電情況分析,光伏、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上半年用電增長較快。
麻智輝稱,常態缺電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江西經濟快速增長,用電需要超常規、超預期發展。今年上半年,江西統調用電量同比增長30%以上,大大超過原先預計15%的增長速度,增幅居全國前列,使江西電力缺口提前顯現。其次,江西電力供應結構不合理,對外依存度高。江西火電供應占全省電力供應的91%,水電只占9%,70%的電煤依靠山西、內蒙古等外省調入,一旦電煤價格“風吹草動”或到電煤供應緊張時期,發電企業經常面臨無煤停機。最后,江西發電裝機總容量相對不足。到6月底,江西電網統調總裝機容量約1400多萬千瓦,8月份全省最高負荷可能達1400至1450萬千瓦,表面看兩者之間相對平衡。但由于各發電廠機組集中開展檢修,日計劃檢修容量達280萬千瓦,火電機組不可用容量約占統調火電總裝機容量的30%以上。
瞄準“缺電”商機央企進駐江西搶占市場
面對江西電力供應的緊張局面,國內電力央企瞄準了這一商機,紛紛進駐江西搶占市場,謀求更大發展。
7月21日,本報的一條消息引起了省內大多數企業家的關注:“世界500強國電中能國際與南昌經開區正式簽約。國電中能國際將在南昌經開區投資約30億元興建電煤儲備基地,建設電煤倉儲物流、交易中心等。”據了解,該項目計劃兩年時間建成,總投資30億元。屆時將從澳大利亞、印尼等國進口電煤,實行全封閉運輸,在基地進行混配后供本省及周邊地區的發電廠。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周轉3000萬噸電煤,年交易額將達255億元以上,年繳納增值稅不低于5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國電中能國際進駐南昌,將有效緩解南昌“電荒”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