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在北京宣布,中國目前正利用一艘廢舊的航空母艦平臺進行改造,用于科研試驗和訓練。
而在此之前,中國首艘航母將在“八一”建軍節出港海試的傳聞已經在資本市場上流傳,并引發了航母概念股的集體上漲。業界分析認為,中國的航母建設將在未來引發千億級的投資,并將極大促進包括高端裝備制造在內的多個產業的升級。
受造船股“瘋漲”提振,內地股市滬綜指周三繼續回暖。東莞證券軍工航天行業分析師劉卓平在其分析報告中指出,中國在航母建造上的投資未來或推動高端裝備制造、信息系統等5類產業升級。
今天,船舶制造板塊再度大幅拉升,全日上漲3.63%,居兩市漲幅榜之首。而收盤后不久,中國官方對首艘航母在建消息的證實,更是讓該板塊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劉卓平指出,航母時代已漸行漸近,中國軍工技術升級換代以及相關產業進口替代的需求會帶動巨大的投資,從而推動高端裝備制造、航空武器系統、動力系統、高端材料、信息系統這5類產業升級發展。而航母建成后的維修保障也將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
《印度快報》28日打出了“中國說航母將用于研究,印度不相信”的標題,稱盡管中國淡化首艘航母的影響,但印度軍方不相信中國航母的角色僅限于訓練和實驗,預計“瓦良格”號有能力參與作戰部署。
報道推測“瓦良格”號將很快下水,并引用印度軍方專家的話稱,中國需要數年時間方可獲取對航母的操作經驗,但是“一艘以訓練為目的能夠航行和作戰的航母,應當被視作有能力執行所有的作戰任務”。
但美聯社對這一消息的解讀卻與《印度快報》有所不同。美聯社指出,中方的表態暗示中國無意于將首艘航母編入戰斗群,而是正準備建造國產航母。
瓦良格改造最大的難點何在?
瓦良格的船體建造已經在烏克蘭完成,動力設備、電子設施由于更新換代的原因還需要重新設計、安裝。首先要進行反測繪,對船體結構及材料進行檢測測試,檢測船體的防打擊性、適航性,船體的重心、穩心等數據。其次就是更換電子設備,如雷達、通訊設施等。
瓦良格能否形成戰斗力?
國防部新聞發信人耿雁生將瓦良格定位載科研實驗和訓練,就是說,雖然瓦良格可能不會最終形成戰斗力,但是對于海軍來說,瓦良格會給將來新的航母的訓練及戰斗力的形成提供寶貴的經驗。
航空母艦是一個非常龐大、復雜的系統,我國海軍以前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對于航母的探索及運用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粗略地看,首先,第一步是航母的建造,這方面我國造船人已經積累的豐富的經驗。其次,航母官兵的訓練,包括艦載機飛行員的訓練,地勤人員的訓練等,這對以后的航母戰斗力的快速形成具有重大的作用。最后,航母戰術的研究。瓦良格的起航將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還很長,俗話說,百年海軍,航母作為一種威懾力巨大的武器平臺,將對我國的國防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