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軸承展落幕 展品顯示行業自主創新成果

時間:2011-07-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由中國軸承工業協會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軸承及其專用裝備展覽會,前不久在上海光大展覽中心華彩落幕。

      由中國軸承工業協會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軸承及其專用裝備展覽會,前不久在上海光大展覽中心華彩落幕。此次展會吸引了國內外500多家企業參展,展會面積3.5萬平方米,哈、瓦、洛等國內知名軸承企業悉數登場。這表明世界金融危機的寒意無法阻擋中國經濟發展的蓬勃熱力和中國軸承業前進的步伐。
  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吳宗彥說:“軸研科技要聯合高校、行業骨干企業,著力打造軸承行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帶動行業科研、技術進步。”
  瓦軸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王路順提出了瓦軸集團未來三年的發展目標:營業總收入實現年25%~30%的遞增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達到2萬種;一批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重大裝備領域的軸承國產化率達到70%;建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軸承技術研發中心”和“軸承檢測試驗中心”兩大平臺。
  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國楨表示:“LYC著力實現四個轉變,一是由跟隨型向自主創新型轉變。二是由規模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三是由產品發展向產業發展轉變。四是由內涵發展向內涵發展與外延發展并舉轉變。”
  哈爾濱軸承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龐軍指出,企業必須對信息敏感,對政策敏感,對行業敏感,在關注自身發展的同時,睜開眼睛看世界,用開放的思維去解決企業生存發展問題。
  浙江天馬軸承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全法認為,作為重點骨干企業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得到迅速發展,應借助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充分利用國際資本,引進先進技術。
  展品顯示行業自主創新成果
  展會上,一批國家新興產業配套軸承紛紛亮相,包括兆瓦級風電配套軸承、鐵路和軌道車輛軸承、機床超精密主軸軸承、新型轎車輪轂軸承、航天航空特種軸承等,充分展現了軸承行業在產品和產業結構調整滿足國家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發展需求方面做出的努力。而且這些展品都是企業自主創新的累累成果,如“神舟”飛船配套航天軸承填補了國內空白;針對風電、高檔數控機床、城市軌道車輛、新型轎車輪轂軸承、冶金軋機等配套的關鍵軸承代表了中國軸承產品的最新技術發展方向。
  中國軸承工業協會有關人士指出,“十一五”期間我國軸承行業對重大裝備的配套能力大大增強,以“神舟”系列飛船、“嫦娥一號”和大推力火箭等為代表的航天航空和其他國防裝備配套軸承全部立足國內,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十一五”前三年,行業研發了13個關鍵領域中的90類重大裝備配套軸承488種。其中,風力發電機組偏航變槳軸承、深井超深井石油鉆機軸承、重載鐵路貨車軸承、港口機械軸承、YRT系列數控機床主軸軸承已實現國產化。
  此外,我國的軸承設計制造技術水平也顯著提高,磨超加工和裝配自動線由500多條增加到1000多條。一批達到國際水平的先進適用的工藝及裝備研發成功并推廣應用。微小型球軸承已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衛星動量輪、大推力火箭發動機軸承、長壽命汽車水泵軸連軸承、超精密級森吉米爾軋機軸承、高轉速耐高溫長壽命化纖設備軸承、長壽命礦山振動篩軸承和薄壁機器人軸承不僅研發成功而且實現了產業化。
  專家學者為行業發展把脈
  展會期間,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組織了多場行業活動。其中,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惟一的國家級軸承研究所改制上市公司,舉辦了10場軸承技術講座,顯示了自己雄厚的科技實力。
  同期舉辦的2010上海國際軸承峰會特別邀請到了國內外軸承業界的精英和主機行業、科研院所資深專家、學者,就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及后危機時代的行業發展戰略和策略進行了交流研討。有關專家、學者認為,經過這場全球經濟動蕩,國際國內軸承市場正在經歷一場重新洗牌的過程。這里,充滿著挑戰和機遇。我國軸承業界要有清醒的判斷,以進取的姿態積極參與國際軸承產業新一輪的結構調整,著力提升我國軸承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制造技術水平,進入軸承制造的高端和核心技術領域,力爭在國際分工中占據主動地位和更大市場份額。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薛一平做了《后危機時代對軸承行業的思考》的報告。薛一平說:軸承行業是裝備制造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制造精度、性能、可靠性對主機的精度、性能和可靠性起著決定性作用。必須加以重視。
  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理事長劉恩時在《中國軸承工業轉變發展方式的思考》的報告中指出:中國軸承行業發展方式的轉變重點是促進發展動力由投資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由規模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技術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企業質態由“小而弱”向“強而大”轉變。
  軸企與用戶共議市場需求
  軸承是為主機配套服務,軸承企業的研發生產必須圍繞主機的需求。此次展會也為軸承企業與用戶搭建了一個面對面溝通交流的平臺。
  數控機床屬于高端制造業,也是軸承重要應用對象。陜西秦川機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田沙認為:“數控機床增量明顯加快,每年遞增>30%,并向高速、高精密、復合化發展,預計2010年數控機床產量接近或達到20萬臺,其中,中高檔數控機床達到6萬臺。機床行業需求大量的精密軸承、高精密軸承、高速精密軸承。”
  汽車工業近幾年一直助推著中國軸承工業的快速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汽車行業協會會長安慶衡說:“隨著汽車向更安全、更節能、更環保的方向發展,汽車廠對軸承廠的要求越來越高。軸承行業應該加大研發和技術投入,努力提高全行業、特別是提高制造高精度、特殊結構汽車軸承的技術水平,為滿足汽車行業的需求,也為減少軸承進口打下基礎。”
  國家工信部裝備司機械處處長王建宇做了《把握形勢加快調整促進軸承工業創新發展》的報告。王建宇在報告中指出:軸承行業應用好用足國家相關政策,積極推進企業兼并重組;行業協會也要進一步加強行業監測和引導,使軸承行業沿著持續健康的方向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