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市場進入買方時代 產業洗牌猛然啟動

時間:2011-07-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習慣于高歌猛進的新能源光伏企業,在今年上半年卻迎來“跌聲一片”,出貨量及產品價格雙雙走低。

    習慣于高歌猛進的新能源光伏企業,在今年上半年卻迎來“跌聲一片”,出貨量及產品價格雙雙走低。究其原因,光伏市場已進入“供遠大于求”的買方時代,產業洗牌猛然啟動。認清供需關系的迅速逆轉的成因,把握產業發展規律,無疑是地方政府制定招商政策、業內企業謀劃發展策略的根本依據。

  供需關系快速切換帶動洗牌

  從2010年到2011年,中國光伏產業經歷了一次巨幅波動。

  整個2010年,因市場求旺盛,中國光伏產業超高速擴張。德國權威光伏雜志PhotonInternational統計,中國2010年光伏電池產量達到13吉瓦,比2009年增長173%。

  然而,光伏組件至今還是一個依靠政府電價補貼才具有商用價值的產品。正是歐美國家發展清潔能源的熱情,才以政府被貼培育出了當地的商業應用,使得中國95%的光伏組件找到了出口市場。光伏產業總的來說是一種政策控制下的市場經濟,因此它會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其一是政策導向的影響,其二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影響。

  進入2011年,3月份,去年最大的光伏需求增加國意大利突然放棄固有的光伏電價補貼機制,不再對電價補貼進行明確,這極大地提高了光伏電站建設的不確定性。

  此外,歐洲主要光伏發電國家市場如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都相繼減少了對光伏發電的補貼和優惠政策。增速最快的國家市場之一捷克更是提出了一系列針對其國內泡沫式光伏電站投資的“懲罰方案”,該方案包括征收26%的“太陽能稅”。

  福能集團Fire Energy是歐洲最大的光伏分銷商之一。該集團CEO劉佳勇介紹,從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全年,市場的狀況一直都是安裝商和下級分銷商不斷催貨,廠商加工趕班生產。但是從2010年年末開始,公司開始出現庫存堆積的情況。

  然而,去年由于市場火爆,全球大多數光伏制造商都大規模地擴展產能,在一定時期內形成了“供遠大于求”的實際局面。

  綜合多家國際光伏咨詢公司的調查分析,今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能將大幅上漲80%至50吉瓦,而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將與去年持平,約為21吉瓦。

  去年,光伏組件價格呈現先穩后升的態勢,一直維持在1.5-2歐元/瓦,而今年一開年,價格便開始掉頭急轉直下。根據行業網站Energy Trend6月1日公布的調查,目前光伏電池的平均成交價已經跌破每瓦0.9美元,最低甚至到每瓦0.8美元,且下游廠商要求降價的壓力仍未停歇。3月初,隨著意大利光伏補貼政策出現變動,到達歐洲的部分中國光伏組件廠商產品遭到歐洲客戶的集體退貨,并且被要求降價30%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2011年業內企業間的市場競爭必然激化,價格戰將是其是主要的表現手段,行業洗牌不可避免。

 

  產能過剩恰是龍頭企業所求

  從龍頭企業到二三線企業,2011年都無一例外地在產能擴張的道路疾馳,似乎誰都沒有察覺過剩的危害或無懼投資的風險。然而,這種怪象背后卻有著行業發展規律的合理注解,產能過剩恰是當前龍頭企業所求,甚至是刻意為之。

  比較2005年和2010年世界前十大光伏制造商在全球市場上所占的份額,從中可以發現兩個很大的變化:其一,全球前十大光伏企業所占市場份額快速下滑。2005年全球前十大光伏企業所占市場份額為70%以上,而在2010年只占40%。其二,前十大光伏企業各自所占市場份額的差別也在縮小。2005年第一大光伏企業日本夏普公司產量占據全世界產量的24%,而最后一名SolarWord只占2%。而2010年全球最大的企業FirstSolar所占的市場份額約為6%,最后一名臺灣的Gintech所占市場份額為2.4%。

  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魏啟東分析認為,光伏行業的自有規律造成了業內龍頭企業所占市場份額出現上述兩大不利變化。

  一方面,光伏行業是一個由社會主流需求以低碳能源減緩環境壓力催生的新興產業,其核心技術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成形,因此進入該行業特別是光伏組件環節并不存在難以啟及的技術門坎。這一產業特征造成近年來中國各類投資主體扎堆進入光伏行業,眾多從業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

  另一方面,行業核心技術多年沒有根本性突破,企業間的產品性能難以拉開檔次。當前,晶硅電池是光伏電池組件的主流產品,作為最主要技術指標的光電轉換率,全行業都處在16%-18%之間。在市場供不應求時,價格競爭機制減弱,龍頭企業缺乏有效有段狙擊新進入企業的發展、壯大。

  業內人士指出,光伏龍頭企業如無錫尚德、常州天合、英利新能源等都有專業的團隊分析預測市場變化,對今年的行業性產能過剩應是有所預料,但均在去年大肆擴張產能。可見,行業龍頭企業一方面已欲借產能過剩打一場價格戰,另一方面產能過剩下加劇的競爭更利于龍頭企業發揮品牌與售后等優勢要素。

  國內的眾多報道已證實,當前的光伏低谷已經對二三線光伏企業帶來致命打擊。英利集團是光伏行業的龍頭之一,該集團首席戰略官王亦逾就于近期在媒體上表示“去年市場那么好,小公司也要等大公司賣不出貨了才能賣得出去。”盡管今年的光伏市場整體供大于求,但如果將小公司的份額從總的市場供應中去掉,大品牌的廠家對于市場依然是供小于求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