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由東汽自主建設的分布式能源站示范項目即將建成投運。此項目為風光儲一體化發電系統工程,利用白天日照強風速小,夜晚無日照而風速大的特點,將太陽能和風能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互補,從而達到充分利用能源、高效穩定提供電力的目的。
分布式能源,可利用單元制的小型發電設備,向用戶提供能源供應。近日,我省各地區電網開始打響迎峰度夏“戰役”,“發展分布式能源能夠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正在成為全球電力行業和能源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東汽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白衛表示。
電力也能“自產自銷”
今年上半年,東汽為阿壩州壤塘縣大伊里村13戶藏族牧民配置了13套風光互補戶用發電系統。“一家一套、自產自銷,通過太陽能風能發電,同時蓄電池將多余的電能存儲起來,不用并入大電網即可滿足各家的用電需求。”白衛說,在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特別是農牧地區和偏遠山區,需要長時間、大投資才能建成一定規模的集中式供配電網,分布式能源正好彌補了這個缺點。
四川的優勢資源也為分布式能源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甘孜阿壩等片區的風能和太陽能十分豐富,利用分布式能源系統,可將其分散分布的能源集中起來。此外,四川還可以運用自己的水力發電優勢,建設小型分布式水電站,利用好清潔能源。
這種模式對眼下正大熱的電動汽車也具有一定意義。尤其在邊遠地區,不需要電網覆蓋就可以利用風、光資源建設分布式充電樁,為電動車在偏遠地區的行駛帶來方便。此外,鄉村孤立的小超市、小型工廠、加油站等,都可以通過這種單元制的能源供應系統自給自足。
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事實上,2008年底,我省就提出要推廣分布式能源。省內紛紛興起的產業園區,被認為是分布式能源應用的最好載體。
2010年1月27日,經省政府批復同意,大邑縣工業集中發展區成為我省首個“試水”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工業園區,區內熱用戶可全部由區內的三瓦窯熱電廠集中供熱,部分企業還可由三瓦窯熱電廠直接供電。據了解,實行分布式能源后,該園區能源利用率最高可達到90%,將提高大約30%;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可降低65%―75%左右。
目前,南充的幾家企業建設的分布式能源已成功并網;大唐集團四川分公司也正在與廣元市接洽,擬在廣元紡織服裝科技產業園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將于2012年落成的成都國際科技節能大廈也將應用分布式能源,如通過光伏幕墻,將室外普通光線的一部分轉換為室內照明使用……
德陽電業局生技部副主任尹順明稱,分布式能源系統與智能電網的打造密切相關,主電網負荷較大,調配并網后的分布式發電站,能夠靈活穩定地滿足附近用戶需求。目前,德陽正在進行智能配網建設,規劃將以后能夠進行自主發電的微網小區接入主網。
最大瓶頸是儲能問題
據介紹,該能源站“生產”的電力,一方面可供自己的廠區使用,還有一部分富余電量將并入大電網,輸送到其他有借電需求的地方。“多個這種能源站組合起來,就能形成一個分布式能源系統,供電可根據需求通過各個電站調節,保證電量穩定。”
不過,分布式能源目前的發展還有不少障礙。
“最大瓶頸是儲能的問題。”白衛介紹說,第一代的鉛酸電池由于壽命短、能量密度低、環境污染大等缺點,其使用已經受到一定的限制,最近正在興起的鋰電池,雖然能夠較大克服鉛酸電池的上述缺點,但存在造價較高的問題。“目前東汽正在致力研發新一代儲能裝置,該系統具有安全高效、循環次數多,造價低等優點,旨在經濟、可靠、高效地儲存電能。”
而相關制度滯后的現狀,也為分布式能源的普及設置了障礙。
以風光儲發電系統為例,從設計、安裝、驗收到運行,均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相關政策以及激勵機制還沒有健全。“分布式能源一般不需要高壓輸配電線路,在打破行業壟斷為社會帶來福利,保護環境的同時,管理權屬還沒有明確。”白衛說,發展分布式能源,解決這些問題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