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部長級核安全大會20日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開幕,總干事天野之彌在致開幕辭時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應該建立一套具全面約束力的核安全規范,使該機構未來有權依據其安全標準,對世界各國的核發電設施進行檢查,而所有的國家也應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定期檢驗和系統核查境內正在運行的核設施。
天野之彌指出,目前全球核電事業雖然已有了很大發展,但迄今為止,國際上還沒有一套普遍適用并具有約束性的核安全標準及核查規則,維護核電設施安全仍是各個國家自己的事。他表示,本次部長級會議是在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后首次舉行的有關核安全問題的高級別全球會議。當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在吸取福島核事故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為構建一個新的國際核安全框架而鋪平道路。此次會議對核能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天野之彌強調,公眾對核能安全的信心現已受到極大影響,但核能對于許多國家來說仍然十分重要,因此必須制定最嚴格的安全措施。國際原子能機構首先必須強化自己的安全標準,并確保各個國家都能夠遵守這個標準。為此,他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問題委員會重新評估現有的核安全標準,并在12個月后提交強化安全舉措的報告。他同時呼吁有核國家系統性地、定期地對核設施的安全情況進行審查,并敦促有關國家在未來18個月的時間里,對境內核電站反應堆進行徹底和透明的風險評估,重點關注核電站在面臨諸如地震、海嘯、洪水等極端自然災害時可能出現的安全漏洞。
不過,就如何進行并具體制定核安全措施方面,不同國家之間還存在分歧。有些國家主張,具體的核安全規定應當由有關國家的政府自己制定,而另一些國家則認為,應當由國際原子能機構依據國際法制定出對所有成員國都具有制約性的準則。有效化解各國之間的爭端將是一件曠日持久的事情。
本次核安全大會為期5天,來自國際原子能機構151個成員國的代表將就核設施災害預防、減災救災、事故緊急處理、信息發布與交流、國際協調與合作等議題展開討論,會議期間,國際原子能機構還將正式公布一份有關日本福島核事故的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