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精神,日前,重慶市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全國最大的小型農機裝備制造基地。
其奮斗目標分兩步實施:到2015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1540萬千瓦以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0%以上,其中水稻種植、收獲環節機械化水平分別超過25%和50%,基本形成具有丘陵山區特色的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體系;到2020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建成全國最大的小型農機裝備制造基地。
在2012年前,重慶市將在10個區縣(自治縣)開展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點示范,在10個區縣(自治縣)開展油菜生產機械化試點示范。建設10個特色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10個畜牧養殖機械化示范基地,10個農產品加工機械化示范基地。
重慶市還將大力實施農機社會化服務工程和農機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扶持100個農機作業公司、1000個農機專業合作社、10000個農機專業大戶。完善農機培訓體系,利用高、中等職業教育資源加強農機制造、農機修理等專業實用人才培養。
在加快農機工業發展方面,重慶市將增強農機工業科技創新能力,著力優化農機產品結構,構建現代農機流通體系。重點研發和生產小型耕整地機械、小型水稻插秧機械、小型聯合收割機,以及油菜、馬鈴薯等作物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與裝備。促進小型農機裝備制造企業重組,扶持一批技術含量高、規模大的農機制造企業,研發一批適應丘陵山區和重慶農業生產需要的農機裝備和機械化技術,打造全國最大的小型農機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和小型農機產品集散中心。
重慶市將繼續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科學、合理確定補貼規模和品種,并向產糧大縣和農機專業合作組織適當傾斜。在保障信貸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推動農機抵押貸款業務,采取靈活的貸款期限與還款方式,為農民和農機服務組織多元化融資提供便利。繼續免征農機機耕和排灌服務營業稅、農機作業和維修服務項目的企業所得稅。繼續對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運輸聯合收割機(包括插秧機)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