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份,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130.7億元,增長39.4%,盡管距半年總結還少一個月的統計,但已超出去年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224億元的一半,并首次超過常州,躍居全省第五位。
這是新興產業的最新成績單。在去年高位平臺上,揚州新興產業繼續高歌猛進,更堅定了揚州發展創新型經濟的信心和決心。
對于集結了新生力量的揚州新能源產業來說,這是一個捷報頻傳的半年,在集聚中“聚變”,在補鏈中“裂變”,已成為全國創新型經濟的落地先鋒。
4月19日,市開發區“4·18”項目開工現場,保利協鑫首席運營官、執行董事舒樺的發言引起晶澳揚州太陽能小任的濃厚興趣。
當天,舒樺說,“公司在揚州開發區投資20億,規劃太陽能硅片切片項目,預計一期規劃今年9月份將建成投產。”
保利協鑫的硅片正是晶澳太陽能電池片的上游產品。“這下在家門口就能拿到貨了。”小任說。
“保利協鑫的加盟,真正意義上完善了我市光伏產業鏈。”市發改委一負責人表示,上下游之間協同效應所帶來的成本降低必將提升揚州新能源產業的競爭力。
5月14日,由中電電氣集團投資40億元的太陽能電池片項目正式落戶儀征。5月25日,從國家科技部傳來喜訊,維揚區江蘇中顯科技集團的聚光型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及電站研發項目,正式納入國家“863計劃”立項。
“這些項目如果實現產業化,意味著揚州太陽能發電成本將比火電廠更低。”業內人士對此充滿預期。
一場場來之不易的創新實踐,在讓揚州三新產業贏得跨越發展先機的同時,也標志著揚州正在成為全國創新型經濟的練兵場。
4月22日上午,金陵大酒店,聚集了來自中國中科院、工程院的院士專家,他們討論著“智能電網”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互動的話題。
“我們為什么要把‘中美合作智能電網咨詢項目’籌備會放在揚州?一是來參觀學習,二是與揚州有關企業建立聯系。”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趙忠賢表示,揚州智能電網起步早,具有前瞻性,為研究智能電網提供了樣本。
就在此前兩天,國家電網公司揚州開發區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啟動,11個項目從今年3月開始建設,預計2012年底全部完成,并可能成為全國樣板。
“作為國家級示范區,全國也不過就三四個。”市經信委人士介紹,揚州有400多家企業與智能電網建設相關,今后五年,揚州智能電網產業有望達到2000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