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從再生有色金屬大國努力向強國華麗轉變

時間:2011-06-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已經成為全球矚目再生有色金屬大國的中國,正在通過各種政策激勵措施,引導產業升級換代,促進從“產銷大國”向“品質強國”的轉變。

      已經成為全球矚目再生有色金屬大國的中國,正在通過各種政策激勵措施,引導產業升級換代,促進從“產銷大國”向“品質強國”的轉變。

    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矚目的有色金屬產銷大國。2010年,中國10種有色金屬產量3135萬噸,銅產量已經占世界總產量的20%以上,消費量也占全球的近三分之一;鋁、鉛、鋅的產量、消費量均占世界總產量、消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作為有色金屬產業重要來源的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同樣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再生金屬分會會長尚福山介紹,從2000年至2009年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等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27%,從2000年的72萬噸增加到2009年的633萬噸。2009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占當年10種有色金屬產量的24.3%,相當于10年前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總產量。

    尚福山說:“中國的再生金屬產量在整個有色金屬總產量中已經形成了四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再生金屬的消費量在有色金屬總消費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然而,“只大不強”“依附于人”依然是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面臨的巨大壓力。

      大宗礦產品自給率低已成為制約再生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的瓶頸。目前,中國進口銅精礦金屬量約為170萬噸,是自產量的1.77倍;進口鉛精礦金屬量約為100萬噸,是自產量的0.88倍。進口鋅精礦金屬量約為193萬噸,是自產量0.62倍。

      產能過剩,缺乏話語權。尚福山承認:“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部分品種產能過剩。比較突出的是電解鋁。銅冶煉產能雖然總體不過剩,但粗銅冶煉產能相對于自產銅精礦來說已經大大過剩,導致進口銅精礦談判話語權大大降低。”

    技術水平仍然偏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會長李士龍說:“盡管中國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好成績,在原始創新、自主創新方面也取得了較大進展,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

    由于有色金屬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產業體系中處于“原料供應”的基礎性地位,中國正在建設從中央到地方的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計劃和目標。不久前,多個部委辦局聯合發布《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推進計劃》,促進再生金屬產業升級。

    與此同時,各地也在大力推動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升級換代。我國政府已經明確切實制止一些地方和企業盲目大規模投資建設冶煉生產能力的“投資沖動”,提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銅鋁加工產業水平,打造高精銅鋁等再生有色金屬加工產業基地。

    節能減排,提升環保質量,也是實現再生有色金屬產業“華麗轉身”的重要方式。承擔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投資建設的廣西置高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強表示:新興的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園區的核心是以質量推動效益增長,在節能減排和環保目標達到的前提下,大力提升各種產品的品質和質量,以贏得在國際市場上的一席之地。

    此間專家表示:到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到1200萬噸,其中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占當年銅、鋁、鉛產量的比例分別達到40%、30%、40%左右。目前,發達國家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占有色金屬總產量平均超過50%。這意味著中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