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據研究機構IMS Research的最新分析,全球光伏組件的庫存水平已達10GW以上,這是迄今為止最高的紀錄。
業內人士認為,在光伏市場沒有新的需求因素出現前,價格下調是銷量增長的主要動力,市場景氣度提升還需等待組件價格持續下降帶來需求拐點的出現。
三季度庫存或回落
由于對意大利市場持觀望態度使得系統安裝量放緩明顯,加上其他主要歐洲市場增速低于預期,導致整條供應鏈的庫存水平急劇上升。2011年年初,除了組件的渠道庫存居高不下之外,供應商的庫存也在迅速增加。大部分供應商表示今年產量已經遠遠超過出貨量,供應商手中的組件存貨增加使得光伏組件總庫存超過10GW。
IMS Research光伏分析師Sam Wilkinson認為:“2010年渠道庫存通常只有4GW-5GW,相當于一個季度的產量。”而綜合數家研究機構給出的數據,2011年全球市場需求預計介于16GW-20GW,目前10GW的庫存數量顯然不是一個小數字。
一般來說,一個組件在被安裝前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來出廠、運輸并通過各個分銷渠道。IMS Research預測光伏組件平均價格的進一步下跌,會導致光伏市場一定程度的復蘇,特別是德國和美國市場,高庫存水平將于2011年第3季度開始回落。
價格下跌仍未終結
歐洲主要市場下調補貼造成需求減弱,而全球組件廠商大量擴產及居高不下的庫存水平,導致3月以來價格下跌從產業鏈下游傳導到上游,體現為電池組件先跌,4月下半月開始傳導到硅片,然后5月第二周開始多晶硅價格終現大幅回調。組件及電池價格已在3個月內下跌了近20%,多晶硅價格單周下跌了10%。
獨立研究機構莫尼塔的報告顯示,一體化廠商(硅片-電池-組件)2011年1季度毛利水平環比2010年4季度下降4個百分點;預計2011年2季度毛利水平將回落到28%左右的水平。
目前光伏行業處于困難時期,供給增加、需求下降導致了“供過于求”,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下降;同時成本下降幅度較小,組件、電池盈利能力大幅下滑。隨著上游硅料成本下跌,在市場需求沒有出現拐點前,預計組件市場價格仍有一定下降空間,且下階段硅料價格也有繼續下降的風險。
業內較為認同的觀點認為,在光伏市場沒有新的需求因素出現前,價格下調是銷量增長主要動力,市場景氣度提升還需等待組件價格持續下降帶來需求拐點的出現。
廣發證券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分析師韓玲認為,光伏市場仍面臨高庫存和價格下跌的壓力。目前的光伏廠商處于去庫存化階段。預計到今年3-4季度,光伏產品價格下滑的趨勢可能會有所減緩。
莫尼塔預計,后期意大利、德國和美國市場都將處于環比改善的狀態。從出貨量來看,2季度要比1季度好,下半年比上半年值得期待。但是目前來看需求回升的幅度和力度仍比較溫和,尚看不到可能超預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