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8日至5月26日的市場調整中,機械設備板塊成為了研究機構看好的行業之一,眾多分析師紛紛發布研究報告力挺,其中,重工企業重組以及具有高成長性的機械設備制造企業成為各方看好的投資標的。
十一五期間,雖然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沖擊,但我國重工行業仍然經歷了高速發展,行業年均增長率高達30%。
根據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制定的“十二五”規劃,預計重工行業在未來的五年間產銷年均增長的目標將達到16%,五年累計增長率將達到110%。
國都證券機械設備分析師肖世俊指出,相比過去5年的發展速度,重工行業的“十二五”規劃強調了質量和創新發展。
2010年,我國傳統七大重工銷售收入都不超過150億元,而在未來的五年內,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的企業或將達到5-6家,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的大型裝備制造集團也將涌現出來。
肖世俊表示,大型重工企業增長空間巨大,未來將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實現大型重工集團的崛起。建議投資者關注股價超調的華銳鑄鋼,目前市場并未充分認識到大連起重集團整體上市帶來的巨大變化。
雖然機械設備行業的年均增速或將在“十二五”期間軟著陸,但從今年一季報的業績表現看,龍頭企業的盈利水平仍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勢頭。
今年一季度,工程機械產品銷量出現了同比大幅增長的情況。
其中,瀝青攤鋪機、推土機、挖掘機、叉車的銷量同比分別增長了99.1%、68.3%、59.8%以及57.9%。
淡季不淡的銷售數據直接拉動了行業龍頭企業的銷售數據。
數據顯示,三一重工(600031)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40%,營業收入也相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90.85%。與三一重工相比,中聯重科(000157),徐工機械(000425)、柳工(000528)等龍頭公司今年一季度也同樣保持著高速增長的發展勢頭。
興業證券建筑機械行業分析師吳華指出,三一重工和柳工在2010年一季度率先開始大規模產能擴張建設,在本輪景氣上行周期中將最為受益。
截至5月27日收盤,三一重工收于15.71元/股,在近期的市場調整中股價大幅回調。廣發證券機械設備制造業分析師邱世梁表示,預計公司2011年將實現營業收入536億元,同比增長58%,完成凈利潤98億元,預計公司每股收益為1.3元/股,對應2011年市盈率為12.4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