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工程機械形勢利好,爆發式銷售實現了50%左右的高增長,緊接著,4、5月份工程機械的銷量開始了大幅度下滑,盡管這是工程機械市場的周期性規律,但是大幅度的下滑還是引起了許多企業的恐慌,所謂工程機械“拐點論”的說法也不絕于耳。
據統計數據顯示,4月下半月工程機械主要機種銷量開始迅速放緩,裝載機、推土機、壓路機三大機種國內市場同比出現負增長,挖掘機、汽車起重機同比增幅分別放緩至14.56%與21.01%,增幅較前三個月大幅下滑。
部分企業先知先覺 采購生產開始萎縮
5月初,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對行業中數十家核心配套企業進行了調查,得出的一致結果是整機廠家配件采購量開始大幅下滑,一般企業采購量下滑幅度維持在10%-20%之間,極個別企業較年初計劃數下降40%之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2010年供不應求的挖掘機履帶,近期出現了大量庫存,在工程機械商貿網的調查中有一家履帶制造商庫存量達到了4億元以上,一線銷量人員開玩笑說,年初還在天堂,轉眼間跌入地獄。作為在行業中沉浸數十年的企業管理層,當然深知工程機械行業的強周期性,面對2010年及今年一季度的持續火爆,眾多管理者在迷茫中都留有一份清醒,4月初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選擇戰略性“撤退”,沒有一家企業想把產能釋放時點放在行業的最高峰。
不利因素增多 銷售環境出現轉向
對于用戶來說,靈活的促銷手段已經見怪不怪,“奔馳車”、“買大挖送小挖”這樣的優惠政策似乎也喚不起用戶的購買興趣。2009—2010年掀起的強勢促銷旋風從2011年二季度開始慢慢刮不動。原本促銷就是一種互動形式,賣家給予用戶優惠,激起購買興趣,用戶大量購買促使銷量不斷上升,在銷量激增的刺激下,廠家與代理商會繼續大規模進行這樣的活動。經過幾輪反復及行業中大量企業大規模模仿復制,用戶首先出現了“審美疲勞”,對于廠家來說,長時間單一形式的促銷形式也出現了明顯的“邊際效用遞減”,投入產出比從峰值開始迅速下降。據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調查顯示,從2011年年初開始,廠家與代理商已經放松了促銷力度,促銷會頻繁次數較2010年高峰期大幅下滑,眾多媒體也從以往的喧鬧中平靜下來,能夠見到的促銷報道比以往少了很多,用詞也更加“平和”。
另一個對銷售影響至關重要的因素是購買門檻,現階段最常見的首付比例是10%-15%,有些信用良好的客戶可以享受更低首付。換一個角度理解,現階段如此低的首付比例,即便平均再下降5個百分點,對終端用戶的購買刺激也是微乎其微,況且代理商為此會增加比收益高出幾倍的風險。從貨幣政策大環境看,2011年至今央行已經提高了5次存款準備金率,兩次加息,在通脹持續攀高的情況下,2011年很難見到政策轉向,貨幣趨緊仍有很大空間。
各項投資指標減速 下游拉動進入真空期
與2010年相比,下游拉動因素少了很多。金融危機提出的“四萬億投資計劃”對2011年市場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鐵路建設,尤其高鐵已經開始減速;1-4月累計新開工項目數量及投資額出現了同比負增長;房地產業投資額雖然繼續保持較高增速,但其中有一個很耐人尋味的現象,開發商拿地沖動正在減弱,對現有土地的開發速度正在加快,似乎大多數開發商都不看好未來,希望在房價真正松動之前將土地與存貨變成現金,照這個邏輯推測下去,2011年底及2012年房產業投資增速將出現大幅下滑。
在政策面也存在兩個重要的利好因素,一是年初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水利建設;二是“十二五”期間合計3600萬套保障房建設計劃,2011年建設目標是1000萬套。對于工程機械行業來說,與“四萬億投資計劃”帶來的短期快速拉動作用不同,這兩個影響因素是長期且持續的,水利建設將持續到2020年,保障房建設將持續到2015年。目前,保障房及水利建設還停留在前期準備階段,真正落實到開工建設還有一段時間,所以對于工程機械行業來說,現階段更像是需求拉動的“真空期”。
四月下半月市場下滑可以理解為上述因素的集中爆發,并且影響會持續下去,毫無疑問,2011年二季度較以往淡季將更加“淡”。不出意外,三季度保障房建設會陸續開工,正面拉動因素再次出現,但處在“十二五”經濟發展大環境下,無論是保障房還是水利建設都無法支撐工程機械再次實現2010年的高速增長。未來五年,工程機械行業可以表述成平穩、低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