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石化業十二五規劃有望月底發布

時間:2011-05-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備受業界關注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即將揭開面紗。

      備受業界關注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即將揭開面紗。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從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下稱“石化聯合會”)內部獲悉,“規劃”內容已獲得上級主管部門原則性批準,目前正在做最后的修改并定稿,預計將在本月底正式對外公布。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石化行業總產值年均增長將保持10%以上,預計到2015年行業總產值將達到15萬億元左右;同時,要形成超過15家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特大型企業,行業實現“由大變強”的轉型。

  “完成總產值目標倒問題不大,相反,問題在于石化行業的投資過熱、產能過剩問題。我們故意將增長目標調低了一些,但實際最后的發展很可能遠遠超過10%,需要警惕投資持續過熱帶來的泡沫。”石化聯合會內部參與“規劃”制定的內部人士指出。

  爭議超高速

  “作為指導石化業下一個五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十二五規劃"的總量控制和引導最難,在制定中爭議最大,并經過了多次修改。”上述石化聯合會內部參與“規劃”制定的內部人士如是說。

  記者獲悉,在初稿中擬定的發展目標是:“十二五”時期,石化行業經濟總量年均增長率要達到13%~15%;預計到2015年,石化工業總產值將達到16萬~18萬億元。這等于是在“十一五”的基礎上翻了一番。

  發改委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0年底,中國石化行業總產值為8.88萬億元。

  如此高速的發展目標,在征求業內專家意見時遭到了激烈爭論。反對意見認為:中央政府的“十二五”規劃,已將經濟增長目標從8%下調到7%。石化行業也需要放慢速度,調整結構。

  最終,降低目標的意見占據了主流。4月25-26日,石化聯合會召開三屆二次理事會,討論通過了《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指南》(下稱《指南》),明確“十二五”石化行業總產值年均增速為10%以上,到2015年行業總產值達到15萬億元。

  記者獲悉,上述《指南》目標被基本確定,將于本月最后一個星期五對外公布,只是在部分細節表述上可能會做修改。“規劃”同時還將提出一些硬性的約束指標,如要求“石化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要比“十一五”末下降15%,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減少10%和7%”。

  “行業經濟總量上,我們不主張速度太快。10%和15萬億的發展目標,可能略為保守。但考慮到"十二五"時期結構調整需要,行業轉型要邁出實質性步伐,如果太快了就不好引導。” 石化聯合會產業發展部研究處副處長蔡恩明表示。

  從目前的情況看,“規劃”很可能是一廂情愿的美好愿望。石化行業在2009年開始探底回升后,2010年就重新開始快速增長,當年增速高達34.1%。其中,化學工業產值達5.23萬億元,已經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中國石油化工協會發布的《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報告》預測,2011年中國石化行業總產值將邁上10萬億臺階,經濟增長保持在兩位數。同時,“將無法避免地面臨來自內外界的雙重壓力,這主要是全面性產能過剩、通脹、節能減排等。”

  “太賺錢”的誘惑


  在今年兩會上海團的分組討論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戎光道對當前石化行業的現狀提出尖銳批評。他認為:石化行業在全國的布局相當不合理,產能已經過剩,但各地還在不停上馬。

  在其發言過程中,上海市一位主要領導插話說,“各地之所以不停上馬,是因為你們這個行業太賺錢,可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引發會場一片笑聲。

  “太賺錢”三字,揭示了石化行業持續性投資過熱的本因。在強烈的賺錢效應下,企業與政府的投資沖動都非常強烈。地方政府希望上大型石化項目,以此拉動GDP增加政績;企業則希望跑馬圈地、搶占市場,賺取更多利潤。

  “十一五”期間,石化業是最具投資吸引力的行業之一,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度增長。2010年總投資規模8945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279%,年均增幅達30.5%。相比同時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25.5%的增長速度,快了5個百分點。

  而在“十二五”時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股石化投資熱潮將會減弱。

  在已公布“十二五”規劃的省市中,大多數都將石化產業作為了支柱產業或者重點發展對象。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廣西、廣東、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新疆、寧夏、山東、黑龍江、吉林、遼寧、福建等十余省規劃要建設大型石化產業基地。

  實際上,對很多省市而言,其并不具備發展石化產業的優勢。以中部大省湖北為例,在省域范圍內僅有年產百余萬噸的小油田江漢油田,但石化業位列該省七大千億支柱性產業之一,且計劃在“十二五”時期實現“倍增”。


  “地方政府想上大煉油、大化工的沖動非常強烈,"十二五"各個地方規劃的項目總量非常大。如果沒有資源基礎,他們就想辦法"傍"央企,拉央企去投資上馬大項目。如果放任發展,最后肯定是到處布點、嚴重過剩,最好看政府怎么來協調、平衡這個問題。”蔡恩明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調控執行力何在?

  面對如火如荼的投資熱潮,石化產業“十二五”規劃如何實現有效引導,成為一時焦點。從業內多數觀點看來,降低發展目標并不能起到強制性作用,關鍵還在于中央政府調控措施的堅決執行。

  4月12日,發改委公布《關于規范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對投資嚴重過熱的煤化工緊急叫停。在新的核準目錄出臺之前,年產50萬噸及以下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甲醇項目等都將被禁止。

  這是在石化投資整體過熱下,發改委發出的又一個明確調控號令。

  不過,發改委的“緊箍咒”能否起到實效,目前還需要時間來驗證。從近幾年煤化工項目的發展情況看,發改委的歷次調控措施多數流于形式。調控執行過程中,實際力度大打折扣。

  早在2006年7月,發改委就發布了《關于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各級主管部門暫停煤變油項目核準,禁批年產規模在300萬噸以下的煤變油項目;2008年8月,煤制油項目審批權收歸中央;2010年6月,煤制天然氣的地方審批權也被中央收回。

  但是,煤化工項目卻越調越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在建和已批待建煤化工項目新增用煤已超過億噸,各地規劃擬建項目新增用煤總量還有幾億噸。投資金額和預算數,高達數萬億,僅山西一省就明確表示要向煤化工領域投資8000億元以上。

  “這些煤化工項目中,大多數都是大型央企與地方政府聯姻的產物。國家要求調控,央企跑馬圈地的步伐一點沒停,地方拉項目、配套資源的熱情也沒減,很多上百億的大項目都是未批先動工。央企都是拿著國家的錢去投資,發改委怎么去關停?損失下來還是國家的。”石化聯合會內部一業內人士說道。

  政策的執行力度,將直接決定石化行業在“十二五”時期的健康程度。一旦放任,后果將非常嚴重。目前國內石化業的很多子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跡象已非常明顯,產業泡沫已經很大。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國的總煉油產能已達1000萬桶/天,高于表觀石油需求量135萬桶/天。而“十二五”時期,幾大石油公司還將新建大型煉油項目13個,新增煉油能力3.2億噸/年。屆時,全國煉油產能將突破8億噸/年,過剩將超過2.5億噸/年。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