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1全國虛擬儀器設計大賽在北京舉行頒獎典禮

時間:2011-05-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1全國虛擬儀器設計大賽于5月15日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

      “2011全國虛擬儀器設計大賽”(以下簡稱大賽)于5月15日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工業與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巡視員王勃華教授、中國科協學會學術工作部朱雪芬副部長、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及中國工程院張鐘華院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理事長陸廷杰、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吳幼華、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祥光、清華大學副校長袁駟、美國國家儀器公司全球副總裁Ray Almgren,以及來自全國四十余所高校的200余名專家教授和學生代表出席了本次頒獎典禮。
 
      本次“全國虛擬儀器設計大賽”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主辦,清華大學、“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虛擬儀器與網絡化系統分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電子測量與儀器分會”、“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美國國家儀器(NI)公司協辦。
 
      大賽自2010年7月啟動以來,受到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全國有關高校、儀器儀表和測控行業的高度關注。本次大賽共有來自全國184所高校的915支代表隊報名參賽,實際參賽作品462份,參賽作品覆蓋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計算機、電氣工程、機械工程、通信工程、電子工程、動力工程、汽車工程、宇航科學等諸多專業方向,覆蓋面之廣,受關注程度之高前所未有。
 
      大賽組委會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組織來自20余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的45名專家分別參與了大賽的命題和評審工作。
 
      大賽分設軟件和綜合兩大類共4個組別。分別是軟件組、基于PC的數據采集組、模塊化的PXI組、嵌入式測控組。經過初賽,共評選出40支代表隊,于5月14日在京進行最終決賽,并產生了各組的一、二、三等獎,以及大賽的唯一特等獎。
 
      清華大學代表隊的作品 “幻影顯示系統”利用PXI虛擬儀器的圖像采

集、運動控制和信號處理的綜合技術優勢,構建了一個低成本、可互動的裸眼3D顯示系統模型,體現了設計思想的創新性,技術發展的實用性和對光機電一體化應用的深刻理解,獲得大賽特等獎。獲得大賽一等獎的作品有浙江大學的“生物傳感器課件”、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的“安防衛士”、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星載降水測量雷達綜合測試系統”和吉林大學的“車聯網演示系統”。其他35支代表隊分別獲得了二等獎、三等獎以及優秀獎。
 
      東南大學、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吉林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由于在本次大賽中積極努力組織本校學生參賽并取得較好成績,獲得了組委會頒發的“優秀院校組織獎”。本次大賽還得到了企業界的廣泛關注,中科泛華和上海聚星從軟件組和嵌入式測控組各選出3個參賽作品授予泛華測控特別獎和聚星特別獎。
 
      “2011全國虛擬儀器設計大賽”歷時315天,吸引了數以千計的高校學子踴躍參與,他們創新的思維、科學的態度、刻苦的精神和頑強的斗志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體現了我國虛擬儀器技術發展的蓬勃生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