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100%村通水泥公路 民心可聚民力可為

時間:2011-05-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十一五”期間,瀘縣為構建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切實解決阻礙經濟發展、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全縣加快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十一五”期間,瀘縣為構建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切實解決阻礙經濟發展、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全縣加快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從2007年到2010年,瀘縣修建了通村水泥路898.5公里,實現了全縣100%的村通水泥公路。在總投資3.45億元的通村水泥路經費中,除省市縣投資外,瀘縣各鎮及農民自籌資金達到驚人的20076.99萬元,瀘縣農村公路建設取得的顯著成績,與全縣多方聯動、積極籌資密不可分。

      理念先行

  “四輪聯動”思想貫穿農村公路建設進程

  自2007年起,瀘縣緊緊抓住國家對自然村公路進行補助的契機,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改善民計民生、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頭戲來抓,科學規劃,大干快上。

  但農村公路建設任務重、投入大,解決好建設資金是關鍵。在上級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瀘縣縣委、縣政府動用創新思維,確立農村公路建設縣、鎮、村及社會各界“四輪聯動”指導思想,多方聯動、廣籌建設資金,形成了“政府牽頭、社會參與、多方支持”的多元投資體系。

  縣級投入

  “栽樹引鳳”提供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保障

  2008年,瀘縣出臺關于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設的意見,分別與各鎮簽訂了 “十一五”期間建成500公里水泥路的通村水泥路目標責任書,將各鎮農村公路建設納入縣政府對各鎮綜合目標考核,嚴格考核獎懲。瀘縣是農業大縣,全縣沒有一個縣級以上的工業企業。縣委、縣政府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仍擠出資金傾斜于公路建設。對列入省上建設規劃的,修建到村辦公室的通村水泥路,縣政府“以獎代補”補助建設資金4萬元/公里。自2007年起,瀘縣財政一共投入通村水泥路補助建設資金1700萬元,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了有力保證。

  鎮級造勢

  “推波助瀾”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前行步伐

  在全縣農村公路建設中,各鎮切實配合縣委、縣政府,積極造勢。各鎮相繼出臺政策,對通村公路建設也進行不少于4萬元/公里的“以獎代補”建設資金補助,多數鎮最后實際“以獎代補”的補助資金達到5-8萬元。

  與此同時,各鎮密切配合縣委、縣政府進行聲勢浩大的農村公路建設宣傳活動。以“絕種觀、機遇觀、積德觀”為宣傳切入點,為干部和群眾在認識上洗腦殼、換思想,引導干部、群眾算清農村公路建設與經濟發展、子孫后代利益的關系賬。通過宣教,瀘縣絕大多數干部和群眾的思想受到極大震撼,修路積極性空前高漲。在2008年,潮河鎮全鎮13個村通村水泥路建設“村村開花”,當年建設里程51公里,以致當時在瀘縣境內傳開了“潮河鎮的老百姓打路都打瘋了”的說法。

   群眾籌資

  “集沙成塔”強力支撐農村公路建設

  瀘縣是百萬人口大縣,是勞務輸出大縣,常年有大約30萬人在外打工,走南闖北的打工者眼界得到開闊。在外打工者對“想致富,先修路”的觀念有著切身體驗。當全縣進行農村公路建設要群眾籌資時,在外的打工者不但沒有成為農村公路建設的阻礙,反而成為有力的宣傳員,他們紛紛匯款回家,支持公路建設。

 在瀘縣群眾籌資進行農村公路建設的過程中,有許多讓人感動的故事。2007年,福集鎮馬溪河村修建村級公路,75歲高齡的余紹宣老人的丈夫去世多年,大兒子在一次車禍中死亡,小兒子也有殘疾,過著貧困生活的老人說村上要修水泥路,十分慷慨,在完成出資任務的基礎上又捐出300元;

  同村的周貴生生活也不富裕,修建的

      各界捐資

  “反哺故土”無私支持農村公路建設

  多年來,部分走南闖北的瀘縣人在外打拼出了一份好事業。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積極打好引導社會賢達捐資修路這張牌。縣委、縣政府專門建立知名人士庫,長期保持聯系,每年組織召開在外成功人士新春座談會、團拜會,重視鄉情培養。在外成功人士一聽說老家要進行公路建設,紛紛解襄捐資。

  昆明市碧雞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長、殘疾人士楊建輝在得知家鄉玄灘鎮玉石村修建通村公路,一個電話打到了村辦公室:“我知道村上沒有錢,七社那條水泥路的30萬,就由我出了。”截至目前,玉石村本村在外成功人士捐資達到300多萬元,建成14.9公里水泥路,實現村通干道4.5米寬水泥路和社社通3.5米寬水泥路。

  福集鎮小馬灘村的劉宇是一位外出搞工程建設的建筑老板,當得知家鄉要修水泥路后,主動與村委會聯系要求回家鄉建設。按照當時的預算,小馬灘村的水泥路按4.5米寬的標準每公里造價要30多萬元。可劉宇提出,水泥路按5米寬的標準進行施工,在質量標準不降低的前提下,每公里造價只要村里支付27萬元,不足部分由他個人出資。施工合同簽訂后,劉宇連夜從湖北工地往家鄉運送機械設備,僅運費一項就支出了2萬余元。有人問劉宇;“你是生意人,明知虧本為什么還要干?”

  劉宇笑笑說:“為了家鄉的父老鄉親早日解決出行難、致富難的問題,就是賠錢也值得!”

  從2007年起到2010年連續四年,瀘縣每年收到的社會捐資都超過1000萬元,有的一個村就達到100多萬元,解決了50%的修路資金缺口。

  行走在如今的瀘縣,你看到的將是一條條從國道、省道、縣道延伸至廣袤沃野,寬敞平整、猶如玉帶的通村水泥路。面包車、自行車、摩托車穿梭其間,新村建設點綴兩邊……曾經的“雨天似膠,晴天如刀,走路閃腰,騎車摔跤”的泥水路已經成為歷史。是民心聚、民力為修建起了瀘縣通過水泥路,串起了千家萬戶,繪出了美麗和諧的新農村畫卷!

通村水泥路并不是他家出行的必經之路,可在捐資那天,周貴生和老伴把平時省吃儉用攢下的1000元捐了出來。在瀘縣潮河鎮,農村公路建設出資最少的村社人平150元,最多的人平達到了2000元,有的村社干部甚至拿著存折直接到鎮長辦公室要求追加出資。

  一點一滴,匯成海洋。正是在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瀘縣的農村公路建設,群眾集資達到4000多萬元,為全縣農村公路建設起到強有力的支撐。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