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十一五”印刷機械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

時間:2011-11-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作為印刷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十一五”期間,我國的印刷機械行業取得了較大發展。

  作為印刷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十一五”期間,我國的印刷機械行業取得了較大發展。

  第一,產業規模迅速發展。據統計,到2010年,我國共有印刷裝備制造企業600余家,從業人員約10萬人,年產值達175億元人民幣,比“十一五”初期(2006年)的130億元累計增長34.6%。

  第二,產品結構調整效果明顯。據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印刷機械行業產品結構得到進一步改善。印刷機械基本實現了高、中、低端品種齊全,中低端設備不僅可以滿足國內需要,還有部分出口到了國際市場。企業的新產品開發速度加快,新產品產值率超過了50%。

  其中,“十一五”期間多色膠印機的研發和生產取得了重大進展。國內各類單張紙多色膠印機2005年年產不到200臺,但到2010年已經增加到了1323臺,凈增1100余臺,改變了以往相關產品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第三,行業自主創新取得了新進展。

  “十一五”期間,部分印刷技術裝備研發取得重大突破。代表當代先進技術發展方向的計算機直接制版機、噴墨數字印刷機、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等高新設備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涌現出了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民族企業。

  比如在計算機直接制版機領域,目前我國已有多家企業能夠生產自主品牌的計算機直接制版機,國內企業已經掌握了熱敏、紫激光及紫外光(UV)等直接制版機的主流技術。

  同時,我國還研制成功了噴墨數字印刷機,并成功地將之推向了市場;相關企業還研發了高速卷筒料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該設備的綜合技術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第四,產品質量有較大提高。“十一五”期間,隨著印刷機械制造企業加工技術手段和檢測技術的升級,印刷機械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質量大幅提高。計算機在企業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的應用,大大縮短了新產品的開發周期,產品的標準也逐漸與國際接軌,達到或部分達到國際標準。

  絕大多數企業還按國際標準建立起了質量保證體系,并進行了安全標準體系認證,使產品的安全性能達到歐洲安全標準的要求。

  第五,印刷機械行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間,國內印刷機械制造企業上海電氣先后收購了日本秋山和美國高斯兩家國際領先的印刷裝備制造企業,促進了我國高端膠印機技術的發展。

  第六,印刷裝備出口取得較快增長。“十一五”期間,印刷機械行業克服了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出口取得較快增長。2010年,我國印刷設備出口額達10.94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了106%。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