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風能協會顯示:2009年世界風力發電量增加了31%,增加的37.5GW使總的裝機容量達157.9GW。其中我國占了新增加的三分之一。
全球風能協會秘書長指出:風力發電持續快速的發展并沒有因金融危機和經濟的蕭條而受到影響,它的持續快速發展體現了風力發電清潔、可靠、快速安裝技術的內在吸引力;風力已成為世界越來越多國家在電力技術方面的選擇。哥本哈根沒給我們帶來任何接近全球碳燃料的價格,但是風能持續增長是因為主要能源的市場的能源政策,也因為政府在經濟復蘇計劃中使以再生能源發展優先。
風能在世界能源市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9年,全球風能市場中汽輪機裝置價值450億歐元(63億美元).全球風能協會估計:世界上大約有50萬的人就業于風能行業。
亞洲仍然作為主要的風能市場引領著風能的增長,2009年,南非和歐洲各自新增加了多達10GW的風能裝置。
2009年,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2009年風力發電裝置幾乎比上一年番一倍,新增了13GW的風力發電裝置,使2009年的風力發電裝置達到25.1GW.
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協會秘書長指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為經濟發展提供能量,我國政府對此持以非常嚴肅的態度。我國不遣余力的發展國內巨大的風能資源。簽于當前的增長勢頭,不難預計甚至是非官方150GW的目標將在2020年之前完成。
新增的1270兆瓦風力發電的印度和一些增長較少的日本、韓國和臺灣使2009年最大的風能區域市場亞洲新增了多達14GWR的風力發電裝置。
然而,美國在總裝機容量方面仍然處于領先地位,出乎意料,美國2009年風能市場裝機容量幾乎有10GW,國內的裝機容量增長了39%,使總的裝機容量和風力發電并網達到35GW。早在2009年,一些分析員預測:風力發電發展將會下滑50%,但是,實施美國恢復法中集中在夏季風能源發展逆轉了這種趨勢。
歐洲一直是全世界風能發展最大的市場,它見證了風能發展的快速迅速,幾乎超出我們的想像。2009年,歐洲裝機容量達到10.5GW,緊接著是西班牙(2.5)、德國(1.9GW),意大利、法國和英國各自新增加的裝機都超過1GW.
歐洲風能協會的執行長表示:“在這艱難的一年里這是個值得注意的結果,這個數字再次確認了,風力發電、其他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和煤氣體轉變使歐洲大量碳減少,同時為歐洲的市民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風能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2009年年底,全球158GW的風能裝機容量將產生340TWh清潔電力,同時每年可以節約204萬噸二氧化碳;在電力技術中,不管是在經濟還是在環保方面,歐洲和美國的風力發電都是最具吸引力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