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直驅永磁技術進軍海上風電受阻

時間:2011-04-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0年歐洲新安裝了308臺海上風電機組,同2009年比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增加了51%,歐洲海上風電經歷了創紀錄的增長。而同期內,歐洲陸上風電的新增裝機容量為8.4GW,比上年減少13.9%。

      據國外媒體報道,2010年歐洲新安裝了308臺海上風電機組,同2009年比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增加了51%,歐洲海上風電經歷了創紀錄的增長。而同期內,歐洲陸上風電的新增裝機容量為8.4GW,比上年減少13.9%。風電進軍海上這一趨勢,在歐洲已日益明顯。

  2010年6月8日,亞洲第一個海上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3MW項目,34臺海上風電機組調試完畢,全部并網投入運行。以“歐洲以外第一個海上風電場”為開端,中國風電也邁開了進軍海上的步伐,并引起了全球風電行業的高度關注。

  中國第一輪海上風電大潮已經掀開。在這樣的大形勢下,金風、華銳和湘電等各大廠商步調不一,其背后深層原因耐人尋味。

  2010年10月,我國首輪海上風電首輪特許權招標結果公布,華銳風電成功中標濱海、射陽兩個近海項目,共計60萬千瓦,占整個招標量的60%,不過讓業內意外的是,整機第二梯隊的上海電氣此次居然能夠和金風科技平分秋色,拿下最后20%的份額,而號稱“中國風電領軍企業”的金風科技表現則另業內大失所望。

  這似乎也印證了金風科技在美國市場有合作關系的開發商MainstreamRenewablePower的首席執行官奧康納(EddieO’Connor)對金風的論述:金風科技對發展海上風電的興趣并不大。

  作為全球第四大風電設備供應商的金風科技,在全球風電行業正在掀起的進軍海上風電浪潮中,遲疑不前,著實令人費解。

  據了解,現在全世界風電機組中,85%以上是齒輪增速緊湊型機組,尤其在技術、穩定性及可靠性要求更高的海上機組中,無一例外的全部采用了技術成熟且可靠性好的此種技術方案,包括2兆瓦、2.3兆瓦、3兆瓦、3.6兆瓦、5兆瓦等各級別機型,廠商包括Vestas,Siemens,Repower,華銳風電等全球所有主要海上風電機組生產廠商。目前為止,除金風科技的一臺1.5兆瓦試驗機組外,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第2臺直驅機組下海。而金風的這臺機組從2007年11月8日實現了滿功率運轉至今,已達三年半之久,從目前金風科技在海上風電方面的緩慢進展可見,該機組的運行不容樂觀。直驅永磁機組是否適合用做海上風電機型?

  國內外業界對直驅永磁下海,有著一致的擔憂:目前,永磁機組中的稀土材料成本非常高昂,而且目前使用最多的汝鐵硼稀土永磁體對溫度敏感,熱穩定性差,環境溫度一旦超過規定值就會退磁;永磁材料在受到震動、高溫和過載電流作用時,其導磁性能可能會下降或者發生退磁現象,將降低永磁電動機的性能,嚴重時還會損壞電動機。早期開發出的小型永磁風力發電機就有嚴重的退磁、失效進而無法發電的現象,而這其中的問題至今都沒有完善的解決方案。另外,永磁材料中的稀土材料極易氧化,并產生電化學反應,在海上強鹽霧的情況下防腐問題難以解決;同時,由于永磁材料存在永久的強磁性,無法在現場條件下檢修,所以一旦出現問題只有返回廠家才能維修,現場不具有可維護性,給運行帶來了很大的隱患。而且,從運行和維護的角度來說,直驅機組發電機尺寸重量大,更換維護不便,需預訂專業安裝船或大型浮吊完成工作,但全球目前可用的安裝船只和大型浮吊寥寥可數,且船期需要至少提前一年預定,所以故障處理時間無法保證。而且動用大型海上吊裝船只成本極高,所以其維護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都比較高昂。

  日前,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直驅永磁技術,減掉了齒輪箱這個環節,直接由風輪進入到永磁發電機進行發電,這樣就減少幾百個零部件,在20年的使用期內不需要任何維護,沒有了損耗,發電效率比較高。這一高調的表態著實吸引眼球。

  據業內人士反映,金風科技專門為“綠色奧運”打造的北京官廳風電場中的一些風機,自安裝運行以來曾因為故障導致多個機艙被整體卸下來返回生產地進行維修。

    時下,海上風電的發展已經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輪的浪潮,而金風科技似乎也發現了其在這一輪浪潮中的被動地位,該公司于今年3月發布公告稱,擬將去年從A股和H股募集的14461萬元資金由原南京兆瓦級風電機組產業化項目轉投至江蘇大豐海上風電機組研發與制造基地,進一步加大海上風電發展。而這次金風的“跟風”既顯得被動,又顯得無力: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批準,由華銳風電負責建設的中國唯一的以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為研究對象的國家級研發中心早已于2009年啟動。金風科技從技術、科研和中長期戰略等角度,均已落后一個身位。

  另據消息報道,國電聯合動力自主研發的齒輪箱及發電機的首臺樣機在國電和風集團佳木斯寶山風場并網調試成功。該公司的6MW海上機組的研發工作也在推進。據總部位于丹麥的MakeConsulting咨詢機構數據顯示,2010年國電聯合動力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躋身風電設備制造廠商全球前十強。

  在風起云涌的中國海上風電發展大潮中,各家企業的技術路線選擇、戰略戰術制定都將會對其自身地位產生重大的影響,而目前各企業之間的差距已經逐漸拉開,未來行業發展大潮的潛流已經日益顯現。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