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電源結構調整將成為重中之重,低碳化將是能源發展的重要特征,低碳電力系統面臨清潔能源發展問題。為了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與碳排放強度兩大目標,“十二五”期間以及中長期應重點發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
具體分析在各類清潔能源中的構成,水電開發在我國未來10年清潔能源發展中處于最重要的位置,對2020年節能減排目標實現的作用最大。其次是核電,雖然目前核電裝機容量僅為1080萬千瓦,但未來的增量規模較大。再次是新能源,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增速很快,但由于其年發電利用小時數較低,2020年風電所提供的發電量比前兩者要小得多;而太陽能發電目前尚處于技術不斷完善、經濟性不斷提高的階段,2020年前發電裝機規模不會很大。另外,鑒于近期日本大地震引發的一系列核安全問題,我國政府已經停止審批新建核電項目,并嚴查核電站安全問題,這一新情況對年初制定的我國核電發展目標勢必產生深遠的影響,相應的規劃目標也會做出調整,具體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和分析。
我國電源結構以煤電為主,且北方地區供熱機組在煤電裝機中占有較大比重;水電中的徑流式水電也有較大比重,長期以來系統調峰能力不足,面臨調峰電源的合理配置問題。隨著風電、核電等清潔能源的大規模發展,尤其是風電的反調峰特性,系統面臨的調峰壓力日益增大。天然氣發電較燃煤發電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天然氣發電機組啟動迅速、調節靈活,可較好地承擔系統的調峰任務。我國天然氣資源有限,國內供應能力不足,未來從國外進口的天然氣總量將不斷提高。受市場價格影響,天然氣發電的上網電價較高。綜合天然氣供給、價格等多方面因素,未來我國天然氣發電將適度建設,主要集中在東中部負荷中心地區,以承擔調峰電源為主,并適度發展熱電冷多聯產機組。抽水蓄能電站是目前最為經濟可靠的蓄能電源,具有調峰、調頻、事故備用、黑啟動等多種功能,且響應速度快,具有良好的負荷跟蹤能力。同時,抽水蓄能電站的發展,能夠有效減少燃煤火電裝機,減小煤電的調峰深度,提高煤電的運行效率。為滿足核電、風電大規模并網后系統的調峰需求,以及系統的經濟高效運行,在“十二五”期間以及中長期,我國需要加大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力度,并加快推進儲能新技術研發規范。
分布式能源是對裝設在用戶側,利用可再生能源或化石能源,所生產能源可就地使用,以實現能源綜合利用的系統的總稱。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源高效利用、節能環保的優點:第一,通過能源的梯級利用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第二,減少能源輸送壓力,降低輸送損耗;第三,利用可再生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第四,解決偏遠或人口稀少的無電地區能源供應問題,實現電力普遍服務。但是分布式能源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單位容量投資大、技術要求高等。當前分布式能源發展的重點是具有節能減排效益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熱電聯產或冷熱電三聯產系統。低碳發用電技術進入市場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如何確定一個合適的輸電網擴容投資模式的問題。筆者認為,諸如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能采用分布式發電的要盡可能采用分布式發電,這樣就不需要輸電網為此擴容投資,也能夠避免許多其他影響輸電網安全運行與可靠供電的問題。如果不能夠分布式發電,也就是說,可再生能源資源與用電負荷中心不在一處,那么就需要輸電網為此擴容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