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5—17日為期三天的2011慕尼黑上海激光、光電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E3、E4館盛大召開。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361家領先企業齊聚亮相LASER World of PHOTONICS CHINA 2011,為觀眾帶來最新科研產品及研究成果,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展會關注激光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全面覆蓋金屬、汽車、教育科研、太陽能光伏、材料加工、航空航天、國防、光學、電子、半導體、工業應用、通訊、測試測量、光顯示等眾多應用領域。此次展會囊括行業頂尖企業,德商羅芬、大族激光、GSI、鐳射沃、楚天激光、華工激光等。新松公司作為激光領域的后起之秀,隆重推出了代表國際前沿的領先的激光技術裝備,在為期三天的展出中, 意向購買客戶100多家,吸引了近萬名專業觀眾在此進行采購、交流和學習,盛況空前。
新松機器人激光自動化裝備展臺72平方米,主要展出光纖激光遠程焊接成套裝備,三維激光切割成套裝備,三維激光熔覆成套裝備以及激光電視產品。本次激光自動化產業的展示是新松公司在國內首次大規模宣傳,在業內引起強烈的關注和反響。在強手如云的國內外市場中,作為扛起民族激光事業的新松公司,在慕尼黑光電展上掀起不小的波瀾,一舉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公司的激光電弧復合焊接技術可以焊機多種金屬材料,高性能的激光復合焊接成套裝備能夠靈活調整焊接角度,對于結構復雜和大厚度的零部件及特種材料仍能實現最佳焊接;激光再制造成套裝備用于各行業工業部件的熱處理、表面強化及修復,大幅度的提高核心部件的使用壽命,并使80%以上的廢舊部件可以重新使用;新松激光顯示具有多重優勢:顏色絢麗、壽命長、環保低能耗,批量生產價格低廉,有望成為下一代顯示的主流。
新松公司作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的領導者,于2007年戰略介入激光領域,并于近幾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新松激光此次大面積展臺重裝上陣,公司展示的展品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處于國內外領先的技術水平,多項技術突破國外封鎖,達到中國能制造自己的高端激光成套裝備。此次參展與眾多行業領軍企業同臺競技,意在向業界隆重展示自主研制的創新技術與產品,也再次印證公司強大的創新能力及在業界的領先地位。在展會中,不少來自美國、德國、法國、北歐的參觀不時向我方人員咨詢技術優勢和設備整體情況,對公司的技術及產品給予高度贊譽。
三維激光再制造成套裝備主要由機器人、控制系統、工裝卡具標準單元、安全防護系統、光纖激光器等構成,通常被用來進行大型設備零部件的現場激光修復、復雜形狀零部件的柔性激光修復、惡劣環境下部件的激光修復等,例如大型設備的激光現場修復、航空發動機、電機轉子的柔性激光修復系統等。國外柔性激光加工被大量使用,特別是在航空航天和汽車制造行業,分布在零部件的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熱處理到總裝生產等領域;國內此類激光修復系統也正在逐漸被廣泛采用。
針對汽車零部件傳統焊接方法(TIG /MIG等)的變形問題,新松公司于2008年5月為上海延鋒江森公司設計開發了激光柔性焊接系統,此系統包含加工位置自動識別與導引系統、焊道跟蹤系統和過程檢測系統等,未來主要滿足汽車成型鈑金零部件的遠程高速焊接,具有非常高的市場競爭優勢。該技術模式成功推廣到三維激光遠程切割等應用領域,主要滿足汽車成型鈑金零部件的三維激光切割,代替模具切邊和沖孔工藝,節省模具研發費用和制造周期,加快新型車型研發速度。
當前國內外大部分柔性激光加工系統采用的機器人還屬于第一代和第二代加工機器人,也就是基于示教再現工作方式的機器人和基于一定傳感器信息的離線編程機器人,它們都不能適應激光加工環境和加工過程的變化。隨著基于視覺傳感器的加工位置自動識別與導引系統、焊道跟蹤系統、熔透實時控制子系統、離線編程與仿真子系統、激光加工知識數據庫系統等的建立與不斷完善,智能化柔性激光加工機器人系統正逐漸取代其他傳統激光加工系統,并逐漸顯現其強大的智能性和靈活性優勢。
激光顯示產業是新松公司未來重點發展領域,本次展出的75英寸大屏幕激光電視是展臺上最為吸引眼球的產品,它具有節能低成本、環保低功耗、無有害電磁輻射和畫質清晰度高的突出優勢,足以在市場上對液晶和等離子形成強有力的沖擊,成為未來高清電視主流產品。目前新松激光技術事業部正致力于為激光顯示應用提供穩定可靠的三色激光光源模組。
展會期間,新松公司總裁曲道奎和副總裁王宏玉參觀了展會,觀摩和了解了激光技術和應用的發展和市場動態。
本次展會是國際上規模最大的激光、光電展,新松公司的成功參展在一定程度上為激光技術及裝備全面國內外開拓市場奠定了基石。公司將加大宣傳力度,依靠技術上的優勢將激光產業做大做強,爭做“光加工”時代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