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地震直接襲擊了東京周圍的兩大工業地區:以千葉縣的千葉市為中心面臨東京灣的“京葉工業地域”和從東京到橫濱的所謂“京濱工業地帶”延伸出來的包括崎玉縣,群馬縣,櫪木縣和茨城縣的“北關東工業地域”,這些地區是日本的鋼鐵、化工、石化、汽車和半導體產業集中的地帶,而這些產業所生產的產品是日本在國際市場上最有競爭力的那部分,其中很有一些所謂“onlyone”的產品。
但這次地震使得日本人失去了他們產業界的很大一部分產能。據統計將起碼在短時間內喪失100%生產能力的有:發電機組,線材,高級單反照相機,高級光學鏡頭,計算機硬盤鋁制底板;幾乎100%的有:汽車,磁記錄媒體;一半以上的生產能力受損的有:半導體硅園,噴墨打印機,汽車輪胎以及其他汽車配件。
災情之烈,受災區域之大,再加上寸斷了的物流和電力以及燃料的不足,使得災害恢復的進度可能會比較緩慢,醫治這次震災的創傷可能要花費好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
在醫治震災創傷的同時,日本產業界還面臨著一些其他影響日本經濟發展的因素。首先是電力供應,受到震災的襲擊,在這一區域里中以福島一號和二號,女川等三個核電站為首,加上其他火力發電站的不少發電機組解列停機,退出電網的裝機容量達到了1876.6萬瓩。
福島一號核電站前途暗淡,二號核電站也將進入長期檢修,因為其地理位置過分靠近福島一號核電站,所以其是否能夠繼續使用還要取決于福島一號核電站今后的事態發展。無論如何,這一區域將長期出現900萬瓩左右的電力空缺已經幾乎成為不爭的事實。預計如何填補這一空缺甚至可能會成為上升到成為國會議題的政治問題高度。
日本產業所面臨的另一困難局面是日元的升值
從1971年8月美國放棄金本位,布雷頓森林體制宣告終結,日元被迫采取自由匯率之后。每次大的自然災害之后,日元總會進入一個急劇升值的時期,這種升值和經濟現況無關,只是日本的各大保險公司為了理賠而不得不出售其保有的各國有價證券以換回日元,這種舉動對供需關系所帶來的影響致使日元匯率在短期內急劇上升。
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日元對美元匯率曾經創下79日元兌換1美元的最高記錄主要就是出于這個原因,而這次地震之后在三個工作日內日元已經飆升至81,開始了向歷史最高紀錄逼近,現在還不能斷言這次的日元匯率到底能走到何處,但肯定會在80左右徘徊一段時期。無論如何,這種堅挺的匯率將影響到這個地區以及日本的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能力。
1985年廣場協議之后的日元大幅升值使日本企業紛紛采取了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國外,以抑制成本,維護其價格競爭力的對策,而阪神大震災之后急速的日元升值更是將這個對外轉移的流向從主要是東南亞各國轉到了中國大陸。
現在的日本企業可能面臨著比1995年之后更為困難的選擇
在從廣場協議之后一直到阪神大地震這段時間內日本企業轉移生產基地的行為基本上是出于純粹經營上的考慮,而從中曾根康弘政權開始表現出來的自民黨執政能力的下降也使得日本人沒有考慮過這種轉移行動會產生改畫世界經濟地圖的后果,從而政府基本上對企業的這種行為沒有進行過任何干預,幾乎是放任自流的。
日本政府所采取的這種“不干預民間的企業行為”政策的后果之一是促使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中國去年的國民經濟總產值(GDP)已經超過了日本,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此日本政府可能不會鼓勵日本企業繼續向中國大陸轉移生產基地,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生產基地。
即使考慮到這個因素,可供日本人選擇的手段也不多。這次地震已經告訴了日本產業過于集中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后果,更何況懸掛在日本人頭上的還有另一把達摩克拉斯之劍,那就是傳說中的“東海大地震”。
所謂“東海大地震”是指以靜岡縣富士宮地區為震中的海溝型地震,這個地震在統計學上很有規律性,隔100到150年就會發生一次,每次發生都帶來巨大的損失。最近的一次是發生在1954年的8.4級地震,從統計學的角度現在是東海大地震的襲來時期,實際上現在以東京為中心的東日本地區的防災規劃都是以“東海大地震”為想定目標而制定的。
在這次東北大地震之后的15日晚間東京時間20:31左右,靜岡縣富士宮市發生了一次六級地震,雖然震級不高,也沒有什么大的損失。但這條新聞在日本并沒有被淹沒在有關東北大地震的其他新聞里,因為這個地方讓人想起“東海大地震”,但地震后日本氣象廳所公布的結論更加令人不安:“這次地震和東海大地震無關”。那么那個東海大地震究竟什么時候以什么形式到來呢?
預料中的東海大地震將會襲擊的地區還是這次東北大地震所襲擊的地區,這就給日本人提出了一個繼續把產能集中在這一地區是否明智的問題,然而向何處分散產能也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單純從企業經營出發,較低廉的地租,人工費用,基本完備的基礎設施條件,較少的自然災害以及文化上的相似性使得中國大陸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日本國內高昂的地價,租金,工資,法人稅和幾乎無處不在的自然災害的威脅都會影響到企業的選擇。
這些不利條件和向中國過度轉移產能而帶來的對日本制造業安全性本身的威脅相比之下的裁量取舍會讓日本政府及其企業經營者們頭疼。
日本地震會不會再次影響東亞經濟地圖?
時間:2011-03-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這次地震使得日本人失去了他們產業界的很大一部分產能。據統計將起碼在短時間內喪失100%生產能力的有:發電機組,線材,高級單反照相機,高級光學鏡頭,計算機硬盤鋁制底板。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三星電子半導體部門將再次調整
5 月 27 日消息,韓媒 SEDaily 當地時間今日報道稱,三星電子的半導體部門(注:即 DS 設備解決方案部)正對系統 LSI 業務的組織運作方式的調整計...
關鍵詞:2025-05-27OpenAI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擴張再進一站
5 月 26 日消息,美國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今日宣布,將在韓國首爾開設辦事處,作為其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擴張戰略的一部分。
關鍵詞:2025-05-27騰訊和百度財報揭秘如何應對美國收緊AI芯片出口政策
5月27日消息,在最新一輪財報電話會議中,中國兩大科技巨頭騰訊與百度的高管揭示了他們如何在美國收緊關鍵半導體出口限制的背景下,依然保持在全...
關鍵詞:2025-05-27重大突破!兩大車企啟動全固態電池路測
與當下占據市場主流的液態鋰電子電池相比,固態電池有兩大方面的優勢:一是固態電池對極低溫度的抵抗力也更強,降低了電池燃燒風險,提高汽車的...
關鍵詞:2025-05-27小米芯片首發對標蘋果,國內廠商自研道路變寬敞
玄戒O1芯片是小米繼2017年推出澎湃S1之后,再次回歸到[大芯片]領域,也是在全球旗艦手機芯片市場長期由蘋果、高通主導的格局下,中國手機企業自...
關鍵詞:2025-05-27英偉達,盯上量子光芯片計算“黑馬”!
據多家媒體報道,英偉達(NVIDIA)正與光子量子計算初創公司PsiQuantum進行深入洽談,擬參與由貝萊德(BlackRock)牽頭的7.5億美元(約54億元人...
關鍵詞:2025-05-27動力電池這一技術產業化,提速!
5月27日,固態電池概念出現異動,鵬輝能源、金龍羽、靈鴿科技、德爾股份、南都電源、領湃科技等都在發力。
關鍵詞:2025-05-27華為正式推出昇騰超節點技術
5月26日消息,在昇騰AI開發者峰會上,華為正式推出昇騰超節點技術。
關鍵詞:2025-05-26車市要聞:全固態電池新標準出臺
據上海有色網,截止5月23日,電池級碳酸鋰6.16-6.45萬元/噸,均價6.305萬元/噸,與上一工作日持平;工業級碳酸鋰6.095-6.195萬元/噸,均價6.145...
關鍵詞:2025-05-26高效價值被關注,大圓柱電池又風生水起
曾在動力電池領域略顯沉寂的大圓柱電池,近來又重回行業焦點,掀起陣陣波瀾。技術優勢到市場前景,從應用場景到面臨挑戰,大圓柱電池正經歷著全...
關鍵詞:2025-05-26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