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發展暫蒙陰影,長期來看瑕不掩瑜——核電投資面臨階段性調整,長期可關注結構性投資機會此次地震引發了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并導致放射性物質擴散,目前事態發展仍在關注中。從短期來,市場對核安全問題高度敏感,此次泄漏事件短期內將對市場情緒造成不利影響。從長期來看,有兩點看法:
瑕不掩瑜,中國核電發展總體規劃不受影響:事故核電站設計安全性與國內現有技術相差很大。本次日本發生核泄漏的反應堆為沸水堆,于上世紀70年代初投入運行,設計技術安全性不能與中國現有核電技術相比,從技術本質上來看,日本最初核電廠設計抗震級別為6.5級,最新調整為7.0級,而日本國內僅一座核電站達到最新標準。東京電力文件表示,7.9級地震是他們在對福島一號和二號機組進行安全測試時假設出現的最高地震級別。中國二代加抗震級別為8級,AP1000堆型抗震級別達到9級,且設計中具有一定安全裕度,安全性遠高于日本核電。
事故后果嚴重程度需客觀看待。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核事件分級表”的規定,核安全事件共分為7級,其中1級至3級為事件;4級至7級為事故。
日本政府已將這次核事故初步定為4級。在“事故”方面,如果達到4級,則表示放射性物質小量釋放,公眾遭受相當于規定限值的輻射影響,同時,核反應堆堆芯和輻射屏障出現顯著損壞,并可能出現工作人員遭受致命輻射的情況,根據日本政府披露級別來看,沒有達到重大或特大事故。參考:三厘島是5級事故,切爾諾貝利是7級事故。
核電的下一次繁榮將是AP1000時代的到來——技術選型將靴子落地,結構性投資機會呈現中國核電選型之爭讓核電行業在蹣跚中前進,二代加與三代并存的局面,是決策層在“快”與“好”之間的權衡。現有國內核電項目迅速上馬,為達迅速,現有的二代加堆型CPR大量在建。而安全性更勝一籌的AP1000堆型因進展遲緩而減少了機會。這次事故之后,從長期效應來看,將增強政府在核電規劃中對于核安全的重視度,在現有核電二代加與三代的堆型選型中,三代的安全性將更現優勢,這為AP1000上馬爭取了時間和更多的籌碼。核電的投資將向AP1000技術體系集中,直接利好AP1000路線設備制造商。
短期內對光伏行業的發展將是意義大于實質。目前在日本的電力供應中,核電將近占了30%,而太陽能只占了不到3%。近年來,日本政府也在加大力氣發展光伏行業,2011年有望實現新增裝機GW以上規模,但是此次震災對日本經濟造成較大損害,估計短期內將不會拿出更多補貼去支持光伏行業的發展。另外,日本的光伏市場進入壁壘較高,對于多數國內企業而言,其市場訂單難以獲取。因此,我們認為在日本以及世界其它國家新能源政策沒有較大變化的情況下,此次日本核電事故對于光伏行業的短期影響將是意義大于實質。此外,日本知名NTC硅片切割機生產廠離震區較遠,預計將不會影響對國內設備的進口。
對IGBT的供貨影響有限。近年來,電力電子行業快速發展對IGBT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由于國內IGBT行業發展較慢,國內需求仍以進口為主。目前IGBT供應主要控制在英飛凌、仙童、三菱、ABB、富士等外資巨頭手中,其中,日本廠商富士電機和三菱的生產廠分布在東南亞和日本,除了富士電機在仙臺地區有個工廠外,其余日本地區工廠離震災區域較遠,預計其供貨情況影響有限。
對發電和電網設備企業影響較小。由于我國發電和電網設備以發展中國家為主要出口對象,因此預計此次日本地震對于我國該領域的企業影響較小。
地震可能促進我國分布式能源的建設。此次日本地震,一方面,由于集中式的大電站受到毀滅性打擊,導致大面積未受災地區電力中斷;另一方面,日本電力緊張,但東西部地區一個是50Hz,一個是60Hz,竟然未實現統一和互聯,這也導致了在極端情況下各地區不能互相支持。我國電網的發展,可能從此次地震中吸取教訓,一方面可靠性更高的分布式能源會受到更多重視,另一方面智能電網會加速建設,以加強全國電網的互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