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項目施工建設一掃冬日的沉寂如報春的燕子,再次回到鴨綠江畔、黃海岸邊。遼寧(丹東)環保產業園區紅旗招展,彩旗飄飄,車來人往,續擴建的15個項目已陸續恢復開工建設。據了解,近期該園區擬開工建設項目12個,總投資62.65億元,年內爭取新開工項目2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0個。今年他們的目標是,以招商引資、基礎建設、征地動遷等工作為重點,確保年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引進內資35億元,利用外資3000萬美元。從鴨綠江畔到黃海岸邊,一個個火熱的建設場景,傳遞著經濟發展的利好訊息。新年伊始,丹東城區充分發揮城區人口密集和生產要素集中的優勢,以都市型工業和服務業集聚區為發展重點,全面提升城區經濟實力,努力實現城區經濟在全省的位次前移,不斷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推動都市型工業快速發展
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丹東市確立了立足北黃海,依托沿江沿海經濟帶,建設“文明、生態、繁榮、富裕”的宜居佳地,構建大氣秀美的新丹東的宏偉藍圖。這一發展定位也對丹東城市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城市中心區和居民集中區內的工業企業逐步向工業園區集聚,實現土地集約利用,為城區服務業發展和居民改善居住條件騰出空間。基于此,丹東積極推進都市型工業,通過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實施“退二進三”戰略,加快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優化升級步伐。
2月15日至19日,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管理辦公室會同視光產業園起步區投資者一道赴上海參加國際眼鏡業展覽會,宣傳推介正在開發建設的遼寧(丹東)國際視光產業園。參展期間,招商人員共走訪接觸了與會的日本拓普康、尼德克等近500家國內外視光企業,與50家重點客商進行了初步洽談,拜訪了上海市眼鏡等行業協會專家,就視光產業園的開發建設與合作招商進行了廣泛交流。
視光產業園坐落于儀器儀表產業基地,是2011年臨港產業園區重點推進的十大工業項目之一,年內爭取建成標準廠房20萬平方米,簽約入駐企業50戶。
目前,丹東正積極以遼寧(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遼寧(丹東)環保產業園區、電氣設備、金山、湯池、五龍等園區為載體,以產品設計、技術開發、加工制造、營銷管理和技術服務為主攻方向,重點發展以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和軟件為主的信息產業,以儀器儀表和電器設備為主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節能環保技術與產品的開發研制,無水印染技術及產品開發,凈化新材料等,逐步形成一批有特色的都市型工業產業集群。
完善城市功能增強發展活力
站在鴨綠江畔往西而望,鴨綠江大道如一條蜿蜒而行的巨龍奔海而去。近年來,丹東將沿海沿邊的優勢不斷放大,從經濟區域的角度打開城市發展空間。丹東東港同城化工作實施后,兩地交通、供水、供氣、醫療、教育以及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等全方面推進兩地城區間的對接工作全面展開。
“十二五”期間,丹東在城市發展空間上作出進一步調整,即做大新城區,盡快形成中心城市功能,做美老城區,盡快提升城市品位,適度北展,打造金山、五龍背、東湯旅游休閑度假區,適當東擴,打造九連城、虎山、太平灣高端服務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目前,丹東新區圖書館、體育中心等文體項目主體完工,儀器儀表學院、九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運行,以安民山為核心拓展的開發區域也將啟動現代服務片區、行政文化片區、商住片區和旅游綜合開發片區建設……到2015年,新城區建成區面積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萬人。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 160億元,年均增長45%;固定資產投資累計1600億元,年均增長3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8億元,年均增長36%。
服務業是一個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城市通過服務業成為主導性產業來體現其主要功能,一個城市就是該地區的人才、資本資源的積累和集中的政治經濟中心,成為區域的商貿中心、服務中心。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丹東積極打造城區服務業聚集區。一方面通過加快新城區國門灣國際商貿中心建設,改造和完善七經街、新安步行街、金海女人街、人民路和體育館路商業設施,引進大型商業機構及新型商業業態,改善購物環境,提升老城區商業中心的輻射能力。合理規劃和引導菜市場、便利店的發展,就近滿足城市居民日常購物需要。完善丹東果品批發市場,增加經營品種。在九連城、湯池區域新建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增設物流集中配送業務,保障“菜籃子”工程流通渠道暢通。發展特色商貿街、食品街,繁榮城區經濟。打造丹東地方特色風味美食一條街。花園街大力發展汽車貿易業,積極引進4S店,形成貿易、維修、美容、置換等為一體的汽貿一條街;三馬路、人民路打造家具及裝飾材料一條街;振八街打造機電、水暖件一條街;沙河鎮打造調味品、酒類、飲料、小食品批發一條街等。鞏固老城區錦山大街已形成的金融中心。推進社區服務中心和醫療服務中心建設,重點發展家政服務、托老托幼、病人看護、康復治療、家電維修等,滿足社區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和醫療服務需求。推進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把現代服務業打造成帶動城區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到2015年,培育形成年營業額超5億元的商貿龍頭企業10家,年交易額超億元的農貿市場10家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775億元,年均增長23%。
另一方面,依托新城區及鴨綠江大橋,建設口岸物流園區,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逐步建設成為東北東部區域性物流中心和東北亞物流中心主要節點之一。依托五龍背和湯池溫泉的深度開發,大力發展溫泉旅游,形成溫泉旅游集聚區。依托馬市島、虎山等的開發,大力發展動漫、演藝等文化創意產業,建設以軟件外包、動漫制作、體育休閑、教育培訓等為主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通過城市區劃調整,拉動城市發展空間,合理配置生產要素,丹東進一步增強中心城市的輻射功能,進一步下放城市經營管理權限,減少管理層級,降低行政成本,創新管理體制,賦予城區更大的管理自主權,充分激發體制機制活力。同時,建立嚴格的責任機制,實現權利和義務對等,權限和責任相一致,確保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有序下放、順暢運行、高效推進,增強城區發展活力,加快實現全域城市化。預計到2015年,丹東全地區常住人口達到300萬人,地區城鎮化率達到70%。
謀求持續發展必須先行快行
今年丹東全市要實現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 “超千過百”,未來幾年,丹東將進入重大項目的全面建設期和竣工收益期。這也預示著我市金融業將伴隨著重大項目的深入推進,再次進入一個快速持續發展時期。在這樣一個新形勢下,全市經濟發展時不我待,金融工作必須先行、快行。
上市是今年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前不久召開的上市工作推進會議已經做了安排部署,涉及到上市方面的工作,各地區、各部門及各金融單位必須高度重視,實現突破,見到成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對待上市工作,全面深入地研究國外和國內上市條件,研究不同板塊的特點,對照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有目的、有目標、有重點地推進。年內,欣泰電氣、丹東港要必保上市,鳳城化工、萬通焦化、金丸集團、海德集團至少實現申報。上市扶持政策要按照省政府要求全部落實到位,并采取分批發放,全力支持企業上市。
拓寬融資渠道,充分發揮擔保業和基金的融資作用。要學會發散思維,多元化融通資金。首先是要激活擔保市場。丹東擔保業處于發展初始階段,體量小,業務少,覆蓋窄,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今年,要在繼續規范整頓的基礎上,采取發展和引進的方式,迅速做大丹東的擔保市場。
今年銀行要完成新增貸款120億元。各家銀行要爭取規模,研究項目,抓緊投放,力爭在上年的基礎上再增加20%的投放,達到120億元以上。各地區和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協助銀行機構做好信貸工作。在引進金融機構方面,要搞好服務,積極推進,爭取早落地,早見效。
我們要提供和創造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支持我市金融產業的快速發展。信貸投放獎勵政策要加大力度,年獎勵額度提高至500萬元,擴面獎勵至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獎勵好的擔保企業和基金公司。上市政策要體現階段扶持,扶持基金要采取分批分次的形式發給企業。此外,金融招商引資政策、小貸公司扶持政策、貸款風險補償政策、擔保行業扶持政策,今年都要出臺。我們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有利于金融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政策環境。
市委、市政府就是域內金融機構的堅強后盾,我們將切實維護金融機構的權益。各級政府部門不僅要為金融行業的正常經營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而且還要維護金融機構的合法利益,特別是公檢法部門,對于那些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必須依法處理。要加大對非法集資等危害地區金融穩定案件的打擊力度,確保一方金融安全,維護金融產業的正常經營,推動丹東經濟社會發展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