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行業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標
(1)從規模上看,全行業實現了平穩快速發展。2010年11月底,全行業總產值4 934億元,預計12月底完成5 450億元,同比增長40.5%(2006全行業總產值1 656億元,“十一五”期間中國機床工具業總產值增長3倍左右);銷售收入4 762億元,預計全年5 300億元,銷售率97.4%;11月底實現利潤310.5億元,利潤率6.5%左右,是歷史上最高的一年(此前一直保持在5%左右)。
(2)科技創新、產品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步。2010年1~11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68萬臺,增長32%,其中數控機床20萬臺,增長68%,產量、數控化率都在提高,說明科技創新、結構調整帶動了產品結構優化。
(3)產業結構調整有較大進步。數控系統、功能部件作為薄弱環節,隨著政策傾斜,過去幾年有了明顯提高,規模上來了,銷售收入和產值都有明顯提高,而且達到了與主機同步的增速。
國產中高檔機床發展緩慢
國產中高檔數控機床產業化程度不高,競爭力不強,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具體表現在,2010年1~11月,進口機床139.8億美元,預計全年將超過15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金屬加工機床(金切、成形,主要是中高檔機床)83億美元,同比增長57%(國產金切機床僅增長34%),說明國產中高檔機床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都在下降,差距進一步拉大;國產中高檔機床質量上不去,成本偏高,價格下不來,矛盾凸顯。
出口方面也能體現:國產機床出口63億美元,但是,其中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僅16.4億美元,與進口83億美元相比逆差大幅增加,而且多數是低檔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