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日,據業內人士透露,國內一些大型光伏企業,其最新的一批組件產品在抵達歐洲港口時遭遇歐洲企業的集體拒絕,他們接受中國組件產品的條件是:降價30%!據悉,此次被拒的組件總量可能達幾百MW,如果算上正在發貨的、正在海運的,將接近1個GW。
這很讓人疑惑與驚訝。在剛剛結束的2月SNEC光伏展會上,歐洲光伏企業們與中國光伏企業交流十分融洽,顯示的是一片繁榮景象,大家都在為美好的2011年光伏盛世干杯。
然而一轉眼,遭遇集體抵制!完全沒有征兆!
完全沒有征兆?回顧2月期間的一些傳播資料,從整理的新聞資料中我們發現一個巨大的統一:不論是國外企業還是協會,都一致強調且希望中國的企業盡快說服中國政府加快對國內光伏市場的啟動,并很直接地提出,這樣兩頭在外,危險系數很高。
記者與林洋、尚德、天合、天威等企業進行了溝通,他們有的還未接到消息,有的其產品已經被拒了,有的表示正在協調確認中。尚德電力投資者關系部則表示并無此事。
韓華新能源,當前組件銷售價在1.62—1.68美元/瓦左右,如果降價30%,其組件價格將只有1.21美元/瓦。天威新能源,該司2011年1月份組件產品對外銷售價格為1.73美元/瓦,如果降價30%其組件價格將只有1.21美元/瓦。不管哪家企業,按照降價30%,那將根本沒利潤可言。
另外,近日無錫尚德CEO施正榮表示,盡管最近政府頒布了有關光伏建筑一體化的新政,大幅降低了對光伏行業的補貼,無錫尚德今年仍將有過半的光伏組件銷往歐洲。
上述企業代表了國內大部分組件企業的一個產品出口情況。目前我國光伏組件企業出口國家達104個,意大利、德國、荷蘭、美國、澳大利亞、法國、比利時、西班牙出口規模居前八位,這其中尤以意大利、德國等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居榜首,中國組件企業的產品大部分銷售于此,很顯然如果終端市場集體發話,中國企業沒的選擇。
如果被迫降價30%確是事實,那么,中國廠商將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大企業面臨損失,而小企業無疑將破產。筆者咨詢幾家熟悉的中小型組件企業,他們大部分表示還未感覺到。甚至,一家熟悉的華南小型組件企業對于組件下降征兆表現得異常平靜:“降就降吧,去年也有降價但我們廠的組件價一直就沒少過一分。”聽起來很牛,其實這后面是巨大的無奈:“銷售部壓力大得很,接不到單,以至于感覺這組件市場再怎么激烈都關不到我們的事,只能用其他產品的利潤來填補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