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首席財務官員Vincenzo La Via周日表示,由主要經濟大國領導的全球金融體系改革可能會將發展中國家置于不利境地,并可能將隨著該計劃執行的推進而過時。
Vincenzo La Via稱,發達國家的解決方案并不一定適用于發展中國家。
他在英國《金融時報》的特約稿中稱:“沒有認真將發展中國家考慮在內,忽視可能產生的意外后果,搞一刀切政策,這些可能將使建立穩定全球金融體系的努力付之東流。”
去年,全球監管機構就新的巴塞爾協議III達成一致,要求各大銀行將一級資本占其風險資產的比例提高至7%。
但La Via稱,新興市場經濟體可能無法達到全球資本金要求,或無法從國際市場上獲得借貸,迫使當地銀行爭相競爭由發達國家發放的巨額貸款。
他指出,監管機構為保護全球最大型銀行的解決方案忽視了對發展中國際和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
“一家大型銀行在發展中國家的大分行可能對其整個集團而言并不那么重要,但分行的破產可能會給當地經濟帶來災難性后果,甚至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
La Via還表示,在歐美監管部門出臺提高國際會計準則時,發展中國家應當被給予更大的話語權。若發展中國家的擔憂未被考慮在內,他們將沒有動力去落實這些新規,這會為“監管套利”提供機會,那些風險較高的交易則會轉移至監管最少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