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文化產業,贛州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充分挖掘和整合紅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生態文化等優質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著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力爭實現文化產業總收入翻兩番以上。
●關鍵詞:著力提升文明素質
我市將積極探索并建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路徑和機制,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批判和抵制腐朽文化。
一是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文明創建活動和城鄉志愿服務活動,著力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二是弘揚科學精神,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疏導,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三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學校、社區、家庭“三位一體”教育網絡,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四是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實踐活動和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不斷鞏固全市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關鍵詞:全面繁榮文化事業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快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推進文化設施建設。建設縣級文化館、圖書館,建成贛州自然博物館、贛州市藝術中心、贛州市民中心等一批標志性重大公共文化設施工程,推進市花、市歌、標志性雕塑等重點文化產品和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加強文物保護及周邊環境整治,強化重大歷史文化遺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革命舊址群的保護和利用,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建設。全面推動文化進鄉村、進社區,開放共享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積極申報客家文化生態試驗區和公共文化示范區。
積極發展廣播電視和新聞出版業。繼續實施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推進本地廣電節目進村入戶,全面推進有線電視數字化,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覆蓋水平。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創作生產更多的文化精品,提高全社會公眾人文素養。加強輿論正面引導,推進互聯網有效使用和管理。
大力發展體育事業。積極辦好第十四屆省運會,建設新贛州奧體中心,推進峰山公園以及射擊場館、體育中心、田徑熱身場、網球中心、紅旗大道體育場改造和體校綜合場地等建設,提高競技運動水平。完善城鄉居民健身服務體系,全面推動全民健身運動。
●關鍵詞:加快發展文化產業
充分挖掘和整合紅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生態文化等優質文化資源,把文化產業打造成為快速成長型的經濟增長極,力爭“十二五”期末文化產業總收入翻兩番以上。
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文化旅游、網絡文化、演出展覽、藝術教育和體育健身休閑等重點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形成文化產業發展投融資平臺,建立區域性新聞傳媒、影視制作、印刷出版、演藝、會展、創意等中心,建設印刷產業、動漫產業和文化創意等基地,推進文化創意園區建設,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推進文化創新,加快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型步伐,加大文化產業招商引資力度,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推動培育一批骨干龍頭文化企業,增強文化產業實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