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探析風能電纜和光伏電纜研發的趨勢趨利性

時間:2011-03-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全球風能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風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75萬兆瓦,風能發電增長了31%。據歐洲太陽光伏行業協會(EPIA)統計,2009年全球太陽能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達64吉瓦,增長了44%。

      據全球風能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風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75萬兆瓦,風能發電增長了31%。據歐洲太陽光伏行業協會(EPIA)統計,2009年全球太陽能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達64吉瓦,增長了44%,裝機總容量更是超過了200吉瓦。截至2009年,我國太陽能、風電發電裝機分別達到23萬千瓦和1758萬千瓦,分別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三位。

  風力發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迅猛增長,推進了相關裝備產業的發展,催生了金風科技、華銳風電、東方電氣、無錫尚德、保定英利、江蘇百世德等一大批風電、光電核心企業,帶動了與之配套的風電、光伏產業集群企業快速發展。風能電纜、光伏電纜作為風電產業、光伏產業鏈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發展速度同樣突飛猛進。

  二、試制過程

  興樂集團有限公司自2005年開始,對風能電纜、光伏電纜的研制,進行了前期市場調研、進口樣品的解剖分析、專利查閱及相關技術資料收集、分析,2007年,興樂集團正式立項啟動風能電纜和光伏電纜項目試制工作,專門抽調橡塑實驗室和CNAS認可實驗室技術骨干,成立了配方研發課題組。由于國內尚無風能電纜、光伏電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我們針對其使用環境、性能要求,結合VDE0295、VDE0270等標準和IEC61215、UL1703等標準分別編制了《額定電壓0.6/1kV及以下風力發電用耐扭曲軟電纜Q/XLJ0330-2007》和《額定電壓0.6/1kV及以下光伏電纜Q/XLJ0331-2007》企業標準。經過多次材料選擇比較,工藝試制條件優化和長達數月低溫扭轉試驗與壽命試驗等關鍵試驗跟蹤,2007年9月成功試制1.5MV風機配套Z-FDYET1×185風能纏繞電纜和PV1-F1×2.5光伏電纜,經檢測各項性能完全滿足企標要求,并掛機試驗。

  由于歐洲風能電纜基本上是根據IECⅡ級風況,-20~+40℃溫度范圍設計,而我國幅員遼闊,風級差別大,溫差變化大,北方地區要求-30℃、-40℃甚至-60℃,沿海地區則要求具備防鹽霧、防濕熱、防霉菌。為了進一步了解掛機試驗電纜的運行性能和針對我國風級和溫度地區差異,2007~2009年間,我集團技術人員多次與東汽、華儀等風電制造商和百世德、中廣核、正泰太陽能公司等光電制造商技術人員進行溝通,并多次派員到內蒙古、河北、天津、浙江舟山等地風場和敦煌、寧夏、阜新等光伏電站現場考察。2008年底,我集團試制的風能電纜和光伏電纜送樣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檢測,經權威檢測,兩種電纜各項性能均高于企標性能指標,關鍵指標超越進口同類產品水平。

  2009年4月,我集團受邀參與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牽頭的特種電纜技術規范的起草編制工作。根據隨后頒布的《額定電壓1.8kV/3kV及以下風力發電用耐扭曲軟電纜技術規范》和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需要,調低07版企標的部分技術指標,完成《額定電壓0.6/1kV及以下風力發電用耐扭曲軟電纜Q/XLJ0330-2009》和《額定電壓0.6/1kV及以下光伏電纜Q/XLJ0331-2009》企業標準修訂,并順利完成乙丙絕緣氯丁護套風能電纜、硅橡膠絕緣硅橡膠護套風能電纜、乙丙絕緣聚氨酯彈性體護套風能電纜等一系列風能電纜和光伏電纜的試制,并順利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其鑒定結論為分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先進水平。

      三、風能電纜、光伏電纜的主要技術指標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將光輻射能通過光伏效應直接轉為電能的發電技術。光伏電纜用于聯接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或其他集電單元,由于是戶外敷設,同樣需要長期經受風吹雨打、日暴夜寒、霜雪冰凍、紫外線等自然條件的侵蝕,因此需要具備抗臭氧、抗紫外線、耐酸堿、耐高溫、耐嚴寒、耐凹痕、無鹵、阻燃等特性,具備與標準的接頭、連接系統的兼容性等特點。與常規電纜相比,光伏電纜應具備以下特性:①具有良好的耐紫外線,抵御惡劣氣候環境和經受機械沖擊;②具備良好的抗臭氧和耐化學腐蝕特性;③承受溫差變化大,一般從-40℃~120℃,最高溫度甚至超過150℃;④具備良好耐濕熱(90℃85%濕度,1000h)性能;⑤良好低溫卷繞和低溫彎曲性能;⑥具備阻燃性能和低煙無鹵性能;⑦通過耐凹痕、熱收縮、動態穿透試驗;⑧較長使用壽命,120℃工作條件下,要求正常使用壽命超過20年。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