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上海“11·15”大火在內的數起火災,使得用作建筑外墻保溫材料的聚氨酯進入了公眾的視線,而其背后的行業龍頭———煙臺萬華也被拖入了輿論的漩渦。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家曾經給投資者描述了聚氨酯在建筑節能保溫領域廣闊前景的上市公司,在其業務新增長點上正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由于在這塊(聚氨酯用作建筑外墻保溫材料)上的爭論比較大,目前在業務上沒有太大進展。”煙臺萬華證券事務代表肖明華對記者表示。
實際上,在建筑保溫的用途上,聚氨酯所面臨的絕不僅僅是“爭論”,而是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上?!?1·15”火災之后,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朱力平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指出,大樓外立面上大量聚氨酯泡沫保溫材料,燃燒速度快產生劇毒氰化氫氣體,是導致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他建議,盡快禁止上述材料使用,選出耐火替代品。
那么目前在建筑外墻的保溫材料上到底有沒有聚氨酯的替代品呢?煙臺萬華和業內專家則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說法。
肖明華明確對記者表示,“在這個領域里(外墻保溫),目前沒有聚氨酯的替代品”。但多年從事高分子材料研發和生產的美國尖端材料技術協會(SAMPE)國際理事殷宜初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目前已經有新型的酚醛泡沫類材料可以作為聚氨酯硬泡和EPS類材料的替代物,而且隨著近年來研發力度的加大,其生產成本和建造成本已經低于聚氨酯硬泡和EPS類材料了。
國家建筑工程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時志洋則告訴記者,聚氨酯材料阻燃主要是依靠添加了類似“六溴環十二烷”的阻燃劑,但這種阻燃劑用得多了,會增加煙毒性。
這就意味著,僅從行業本身發展的規律來說,無論是價格還是安全性能方面,聚氨酯在建筑保溫用途上都面臨著被取代的風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目前的老標準下,建筑保溫材料市場準入門檻較低,魚龍混雜,而聚氨酯正是以一種保溫性能更好、品質更高的姿態凌駕于市場。但一旦新標準實施后,市場準入門檻將大大提高,酚醛泡沫及隨后出現的新材料很可能迅速取代聚氨酯。
實際上,在國外,日本政府早已出臺法規,將耐熱性能好燃燒后發煙量低的酚醛泡沫作為公共建筑的標準耐燃物。耐燃燒性能低于酚醛泡沫的,不允許在公共建筑上使用。
聚氨酯在建筑保溫行業的“風雨飄搖”,到底會對煙臺萬華造成何種程度的影響?
“煙臺萬華并不直接從事建筑保溫材料的生產,而主要是為下游企業提供聚氨酯原材料,目前,這塊業務在整個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中占比不到10%,因此不會對上市公司產生多大的影響。”肖明華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生產的聚氨酯在傳統行業中的冰箱保溫、太陽能熱水器保溫等領域用量較大,增量也很大,“即使不考慮外墻保溫,也足夠了”。
如此看來,煙臺萬華對聚氨酯在建筑保溫用途上面臨風險似乎不太在意,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其一貫向投資者描述的聚氨酯在建筑節能保溫行業的廣闊前景。公司2009年年報顯示,煙臺萬華認為,MDI材料憑借在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方面的優勢,在建筑節能等方面將發揮巨大優勢。因此,在開拓新市場、培養新的增長點上,煙臺萬華將“借助低碳經濟、節能環保呼聲日益強烈的趨勢,積極參與到國家相關部委的工作,協助建筑節能相關法規標準的修訂和編制。做好以聚氨酯建筑節能材料為代表的下游市場的開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