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0年,分布式控制系統(DCS)市場的衰退已超出整體市場的預期。起初,認為可觀的服務市場補償了快速下滑的硬件業務,DCS市場能實現整體持平。實際上,2000-2010年整體市場下滑超過百分之七,DCS市場的整體表現將優于離散自動化,但在復蘇速度上滯后于離散自動化。可見,2010年整個DCS市場已呈現“日薄西山”之勢,給力嚴重不足!
可事實上,雖然2010年的DCS市場并沒有呈現出更為強勁的增長,但有逐步轉好的跡象。在過程自動化領域,大部分公司相當接近或小幅超過2009年的業績。某些業務快速回暖,而有些則相對緩慢。DCS市場目前的現狀是,已裝機業務比項目型業務能帶來更穩健回報;在新項目被延遲或取消的同時,供應商已經消化了大量的項目存單。2011年上半年,增長有望加速,但現在難以接近衰退前同等的水平。從歷史角度來看,過程自動化市場有著緩慢但穩定增長的特性,筆者期待市場能返回這種增長方式,在2010-2014這五年的預期內實現4%的平均復合年增長率。
透過2010年DCS市場的發展現狀,分析各個業務模塊的增長比例和趨勢,筆者總結以下供參考:
1、服務業務依然是DCS市場增長核心
服務業務一直是DCS業務的主體,項目服務和售后或運營服務占總營業額的一半以上。2009年的服務市場仍能保持向上的趨勢,而事實上,項目服務和運營服務都呈現下降的勢態。原因在于,許多大型項目已經被擱置或將繼續被擱置;很多用戶方的公司也削減了差旅預算,在此情況下的培訓業務受到了沖擊。這兩方面的狀況都在2010年迅速得到改善,并且項目服務也將持續平穩上行的趨勢,尤其是在發電、上游油氣、水處理、生物加工及可再生能源等領域。
2、DCS技術已趨成熟,橫向應用需求明顯
其實,對于近幾年來說,中國國內的DCS基本體系結構本身所涉及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世界上各大DCS制造商亦在不斷升級技術。比如,對DCS收集的現場數據,利用先進的數據庫技術,通訊技術,結合用戶的工藝實際作進一步的深度加工,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大的增值作用。
現在各家DCS通常采用的有以下幾種途徑:一種是提供針對某些工藝流程的優化軟件,可以使用戶提高生產效率;另一種是增加功能,例如增加設備維護功能,更加細致地分析設備的熱應力,機械故障狀態,通過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態來判斷設備是否需要維護,減少意外停車,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此外,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與用戶的管理結合起來,參與用戶的全廠信息系統。
總之,通過技術上的拓展,DCS的應用必然要與用戶的工藝、管理、生產結合得更加緊密,從而使DCS市場的內涵發生深刻的變化。
3、技術轉折關頭 機遇與挑戰并存
我國DCS發展較晚,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末才開始逐步普及。目前還處在從大型工程逐步向中、小型工程普及,從主應用領域(如石化、化工、電力、冶金等行業)逐步向全工業范圍(如市政、食品、建材、環保、交通等)擴展的階段,市場遠沒有飽和,還有較大的空間。據統計,目前國內企業和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非國有企業有10多萬家,它們的技術改造為DCS提供了十分巨大的市場空間。因此,要想在世界市場占一席之地,企業必須提高現代化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在最近將會有大量的國內企業要采用先進的DCS來改造傳統產業。
在中國特殊國情下,涌現了若干個生產DCS的專業公司,而且發展勢頭很好,這是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的。最初的開發和技術積累是在國有企業的體制下進行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能夠比較深入地接觸用引進的DCS的技術和功能;后期開發多少得到國家的一些經濟支持等。
如今,這個階段已經過去,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繼續發展做大做強,這將給現有的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筆者認為,在DCS面臨技術上的轉折關頭,國內自動化企業,類似和利時、中控、新華、國電和盈控等企業必須考慮業務模塊、未來發展重心等戰略問題,既是機遇,又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