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太陽能產業是否會比美國亮?

時間:2011-02-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晶澳太陽能(Jaso)CEO方朋的微笑,讓人不自覺聯想起美國長青太陽能(Evergreen)CEO Michael EL-Hillow登陸《商業周刊》“封底”時的沮喪神情。

      晶澳太陽能(Jaso)CEO方朋的微笑,讓人不自覺聯想起美國長青太陽能(Evergreen)CEO Michael EL-Hillow登陸《商業周刊》“封底”時的沮喪神情。

      一家是全球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制造商,一家是發明全新硅晶體拉制技術(stringribbon)的創新先鋒,同為明星企業,甚至同樣在次貸海嘯中吃了雷曼兄弟的虧,一中一美兩個太陽能企業領軍人物的心情和表情為何反差如此強烈?

      不得不說,在中美高新技術產業競爭中,太陽能光伏產業恐怕是鳳毛麟角的、中國同行能把美國同行逼入死巷的行業。

      稍早長青宣布關閉在美工廠,裁員800人,將制造移至中國,引起美國輿論軒然大波。中國企業是否僅僅仰仗成本優勢?其競爭力是仍在冉冉升起中,還是正漸漸日薄西山?中國的太陽未來能比美國更亮嗎?

      “我認為,在太陽能光伏產業里,中國未來有機會誕生幾個類似IBM、Microsoft量級的的國際級企業,”作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重要活動——中美清潔能源務實合作戰略論壇唯一參會發言民營企業家,晶澳首席執行官方朋在舊金山接受獨家專訪時表示。雖然尚待正式公布業績,他預計2010年全年利潤破1億美元。

      對中國太陽能企業依賴價格優勢的擔憂,方朋指出,如果把太陽能光伏產業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中國企業在上游不掌握核心技術,但中游卻已經在國際競爭中具備核心競爭優勢,就晶澳而言,身處中游,其太陽能轉化效率就領先于國際同行?!澳壳皻W洲和美國都有企業尋求被晶澳并購,我們還在衡量,就是因為發現他們的技術不勝出,”方朋稱。

    與此同時,他提到,中國目前人工快速上漲,已經是印尼等地的兩倍,伴隨人民幣升值,既存的10%-30%匯率的優勢日益削弱。中國太陽能企業制勝不可能靠獨門法寶,而必須是資本、管理、成本全方位綜合競爭優勢勝出。

      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去年11月29日在《(中美)能源領域競爭是否成為新太空競賽》的演講中提到:以尚德等為代表的中國光伏企業,飛速發展依賴的不僅僅是廉價勞力,而是依靠領先的生產高效率;從人才看有一批海歸作為中堅力量。

      在中美競爭諸多因素中,美國對中國大手筆“資金”扶持最有異議。而有趣的是,晶澳沒能“利用”到的資金支持,恰恰是幫長青解了燃眉之急。不知中國政府有沒有以此為例應訴。

      長青公司宣布在美裁員計劃後,CEOMichaelEL-Hillowc2011年1月底接受《商業周刊》專訪解釋稱,次貸中殞命的雷曼兄弟是公司主要貸款銀行,也擁有該公司近1/3的流動股,其破產對長青意味著3000萬美元的代價。

      “我寫信給國會、州議員、銀行尋求幫助,能想的辦法都想了。也提出希望從聯邦政府取得TARP資金,但均未能如愿,”他說。這時有中國企業對長青的技術表達了興趣,該技術創新因可令晶硅用量較主流技術降低一半而聲名大噪。

      “中國政府隨後提供我們在中國的設廠2/3的信貸資金…而長青從美國政府得到的資助不足在美國設廠投資的5%,””MichaelEL-Hillowc抱怨道。

      而事實上,晶澳不但也吃了雷曼兄弟的虧,并且更大。晶澳曾在雷曼附屬公司購買總價值1億美元的3個月票據,被美國起訴人指控晶澳未及時披露高度投機性投資,在財務表現、前景和盈利預期報告中存在虛假信息和誤導。晶澳在美遭遇的集體訴訟就是禍起雷曼,公司股價在2008年11月12日公司完全披露該損失後,曾跌至每股2.38美元,比三個月前隱瞞信息期間的高位下跌達87%,目前股價則一直徘徊在7美元每股上下。 但關鍵差別在于,一個盈利,一個虧錢。

      方朋表示,公司一路發展自有資金始終充沛,雖然中國銀行愿意提供高額信貸,但晶澳卻用不到,“用了還要支付利息,目前晶澳還有3、4億美元的現金在賬上,因此暫時不需要”。

      就中美兩國而言,雖然一方在外界疑惑和期待中前進,一方則正警覺地努力,而方朋說,事實上中美間太陽能互補遠遠大于競爭,中國是太陽能晶硅電池第一大生產國,但生產設備卻主要都來自于美國進口。

      與此同時,2010年全球市場規模也有100%的增長,仍處于急進的增長期。2010年到2015年全球將有繼續增長電池片和組件的市場份額。目前全球70%的市場都在歐洲,美國和中國都在快速增長,目前一個占比不足4%,一個只有2%左右,有巨大潛力尚待挖掘。

      就晶澳而言,次貸後時代一方面是多事之秋,另一方面卻也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2010年其業務規模增長190%,躍居為全球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制造商。其員工也獲得19個月的工資。中國太陽能光伏行業2008年被金融危機中斷了蓬勃發展,2009年開始走穩,連續三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生產國,2010年主要廠商上半年出貨量已經與2009全年持平。目前仍然處于被訂單追著走的狀態,而伴隨生產成本不斷降低等因素,料全球第二次的爆發性成長在即。

    當綠色時代和次貸海嘯相伴而來,投資者對太陽能的熱烈追捧和泡沫憂慮接踵而至。中國太陽能光伏企業確如風口浪尖上的弄潮兒,他們能締造新的驚喜嗎?他們是自信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