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綠色印刷應注重標準制定與技術研發

時間:2011-01-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哥本哈根大會結束后,全球把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提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高度,通過制定綠色經濟政策,積極推動低碳綠色增長。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哥本哈根大會結束后,全球把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提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高度,通過制定綠色經濟政策,積極推動低碳綠色增長。
  
  “綠色印刷”是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在以日本、美國、德國等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發源后,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綠色印刷”已經從概念討論階段進入到實際應用階段,無論從理念還是到技術標準、設備工藝、原輔材料以及軟件應用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發展并日趨成熟。
  
  但是,我國“綠色印刷”起步較晚,近三年才開始提出“綠色印刷”,我國的環保綠色印刷產業遠遠落后美國,英國等國家,環保低碳印刷技術和相關產業亟需發展。對此,賽迪網記者采訪了北京印刷學院教務處副處長趙志強。趙志強表示,我國“綠色印刷”與國外有相當的差距,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我國沒有相當高的標準出臺,此外,我國在工藝設計與新材料研發投入上,與國外存在一定差距。
    
  據了解,我國雖是GDP大國,但是印刷產業并不強大,而且產值很低,印刷品的檔次也相對較低。趙志強表示,我國并沒有ISO9000和ISO14000標準,這是我國綠色印刷產業與國外最大的差距——沒有相當高的標準,對排污限制沒有監督機構。
  
  此外,發展綠色印刷投入的成本相對高一些,在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盈利面前,企業自然優先選擇“盈利”。而且,低檔產品的競爭很激烈,企業都會考慮如何降低成本,而不會增加正本投入。但是國外綠色印刷產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已經開始重視環保,認識到“綠色印刷”為企業帶來的長遠效益,這也與我國綠色印刷產業發展時間較短和企業環保意識薄弱有關。

  趙志強表示,目前我國綠色印刷產業存在兩大問題,第一,目前我國政策還未關注到印刷行業,行業標準相對國外標準很低。雖然我國對于印刷行業的污染有一定的限制,但是企業并沒有主動的發展“綠色印刷”。“不過,目前企業較注重節能降耗,因為節能降耗能降低企業成本”,趙志強說。第二,環保材料、設備價格高,投資大,企業以盈利為目的,不愿在環保方面多投入資金。
  
  這是目前我國發展綠色印刷產業面臨的兩個問題,為了解決問題,促進我國印刷行業“綠色”發展,據了解,目前國家正在制定相應的標準,以支持我國綠色印刷產業發展。趙志強表示,國家雖在制定標準,但是標準應符合國情,標準不能過高,要給企業適度發展的空間,不能把企業“勒死”。另外,國家政策應鼓勵企業采用綠色印刷材料,降低材料的成本,成本是最大的“敵人”,消滅這個敵人,企業才能有機會發展。
  
  
  我國印刷企業多數為小企業,其特點表現為資金少、規模小、污染重,而且競爭過度,利潤低。對于我國印刷行業的問題,趙志強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應通過市場機制整合我國印刷企業,向“大”、“強”做起,發展幾個具有民族代表性的大企業。第二,不論大中小企業,應成立研發中心,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技術是競爭力,有技術才有資本去競爭。第三,綠色環保是大方向,是當今產業發展的主流,我國印刷企業應朝ISO14000方向發展,綠色與成本是相關聯的,企業應注重長期效益,發展“綠色印刷”,利國利己。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