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糧食”,鋼鐵行業整體發展跟宏觀經濟形勢休戚相關。鋼材期貨自上市以來已歷時將近兩年了,其走勢更多的是結合自身基本面呈現波瀾不驚的區間振蕩行情,其中重要的原因是鋼材作為現貨企業參與套保量最大的期貨品種,其長期走勢更多的受制于宏觀經濟層面的制約。本文主要從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兩個層面分析宏觀因素對鋼材期貨長期走勢的影響。
通脹壓力較大
中國近兩年GDP的增長或許只停留在數字層面,實體經濟并無明顯增長,鋼材價格上漲空間有限。首先,跟2007—2008年主要因短缺經濟造成的通脹明顯不同,此輪流動性泛濫沒有經濟實質性增長作為基礎,更多的是貨幣發行過多所引起的資產泡沫。2009年,國家投入4萬億元向國企等傾斜,同時國有銀行更樂意向國企放貸,民企融資難的現象越發嚴重,市場占有率在下降,如溫州民間借貸月利率2007年為3%左右,2010年上升到4%,漲幅接近25%。其次,市場更注重短期效應。對于個人,紙幣購買力的下降意味著人們實際擁有的財富在蒸發,大家更加不愿意去增加消費,一部分人選擇買入黃金、房子等資產進行保值,一部分人選擇進入大宗商品市場進行投機。對于企業而言,成本的上升和市場份額的下降增加了其實業經營的難度,其結果是實業被放棄,人們紛紛進入大宗商品和房地產市場尋求短期的資產升值,民營資本變身成了純投機而不創造實際效益的金融資本,這對我國實體宏觀經濟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鋼鐵作為跟宏觀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品種,上漲動能受制約也在情理之中。
人民幣升值,熱錢涌入,大宗商品市場呈現虛擬繁榮假象
總之,與其他品種不同,鋼材期貨的走勢不僅取決于市場上流通的資金是否足夠充裕,還更多的取決于整個宏觀經濟形勢的發展。成本增加令滬鋼處于底部緩慢抬升的過程中,需求放大才是鋼價展翅高飛的助推器。鋼材期貨中長期將在通脹預期、節能減排執行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和鋼廠套保動能增加、宏觀經濟泡沫隨時可能破滅等利空因素的交織作用下艱難前行,并會同中國宏觀經濟基本保持平行運行態勢。流動性寬松令大宗商品風光無限,2010年銅價漲幅超21%,金價漲幅超30%,房價屢調不降。而在2007—2008年曾經是游資熱土的股市卻風光難現。道理很簡單,企業盈利能力增長遜于預期,基本面的支撐力度不夠。對鋼材期貨而言,2010年螺紋主力RB1105合約基本維持箱體振蕩行情,漲幅十分有限,這是現貨企業對實體經濟信心不足、對鋼價后市不樂觀引發套保空單高位拋壓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