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大省河南全力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打造現代農業生產模式,今年糧食總產再創新高,連續5年超過千億斤。中央臺記者任磊萍、河南臺記者馬同五報道。
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和應用,使傳統的耕作方式在悄然中發生著變化,傳統意義上的“三夏”正在變“兩夏”,即夏收夏種同步就可完成。河南省偃師市佃莊鎮農民周河哲:“以前你像收罷麥種秫黍,得四五個人得四天時間,現在有這機器直播了,象我這四畝地,一上午兩個小時就可以直播完了。”
今年三夏期間,河南省 7890 萬畝小麥中,機收率達到 96.9% ,玉米的機械化播種率也超過 70% ,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使伴隨了農民幾千年的傳統農具,正逐漸躲進了鄉村記憶的深處。河南省農機局局長張開倫:“這些年農民逐漸適應機械化收獲的需要,在改進他的種植模式,使農藝與機械化作業相適應,機械化水平繼續提高。”
據統計,河南省的農業總動力目前已達 9817 萬千瓦,拖拉機擁有量 390 多萬臺,全省農業生產機械化總體水平已達 63% ,高出全國平均水平 18 個百分點。同時,河南省還在 2009 年出臺了《河南省農業機械化促進條例》,計劃今后重點提升玉米、水稻、花生、蔬菜等的機械化水平,力爭到 2020 年,使全省農作物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