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電工行業今年將步入“恢復增長”階段

時間:2010-12-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也就行業集中暴露的一些問題提出預警,一是電線電纜行業低端產品產能嚴重過剩、高端產品產能不足;二是進口舊電工產品愈來愈多的問題。

有兩問題需警惕
  樂觀預測之外,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也就行業集中暴露的一些問題提出預警。
  一是電線電纜行業低端產品產能嚴重過剩、高端產品產能不足問題。
  目前我國電線電纜行業低端產品的產能嚴重過剩。同時各地區不顧全國已建和在建的交聯電纜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的實際情況,仍在大量引進立塔式生產線,造成重復建設、資金浪費和產能閑置等突出問題。另外在低端產品領域因產品同質化導致低價競銷、粗制濫造、以次充好等惡性競爭現象屢屢發生,由“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好好做”引發的質量問題已經成為行業頑疾。而高端產品(主要是指超高電壓等級線纜以及特種用途線纜)產能不足導致絕大多數產品依賴進口,即使某些高壓電纜是國內生產的,也還存在著交聯聚乙烯超凈絕緣材料等重要原材料完全依賴進口的問題,成為制約我國高壓電纜自主生產的一大主要因素。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產業規劃和政策引導,要重點管好、用好各級政府投資,在新建和改擴建項目審批過程中要充分聽取行業協會的意見和建議,防止重復建設、重復引進,特別要防止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大;工商行政和質量監督檢驗等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必要時可以授權行業協會對市場上出現的嚴重質量問題和惡性競爭問題進行監督檢查,以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凈化市場環境;政府主管部門還應牽頭組織生產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參加,對重要原材料(如聚乙烯超凈料)研制攻關,以突破制約我國高壓電纜自主生產的瓶頸,促進國內電纜行業的健康協調發展。
  二是進口舊電工產品愈來愈多的問題。
  近一兩年來,國家有關部門雖然在進口舊機電產品的控制上有所加強,但仍屢有企業從國外進口舊機電產品(如焊接機器和設備),特別是一些外商獨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尤其嚴重,其中最老的甚至是產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產品。由于近幾年來我國電工行業蓬勃發展,絕大多數電工產品無論生產能力、技術水平,還是產品質量都有較大提高,已經能夠基本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除個別高端產品尚需少量進口外,基本可以自給,并有相當量的出口,因此我們應對進口舊電工產品嚴格限制、嚴加管理。
  這主要因為國外舊機電產品從技術上已不具備先進性特征,在價格上也不劃算。而且大量進口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沖擊國內相關產業,還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環保方面的隱患。為此,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建議政府需加強對進口舊機電產品的管理,把進口審批權嚴格限制在國家商務部一級;同時要加大對外資企業以投資項目名義進口國外舊設備的監控力度,國家商務部應責成相關機構對要求進口的舊設備在技術性能、新舊程度、價值價格方面進行認真評估,對于價格明顯高于實際價值的要堅決堵住,不使其成為外商向國外轉移利潤的載體和變相抽撤資金的手段;此外,協會還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可適時制定《禁止進口的舊機電產品目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