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5月后,大亞灣核電廠上月23日再發生輕微輻射泄漏事故。該電站的投資者之一,香港中電控股公司(00002.HK)高層、香港核電投資有限公司(港核投)的董事總經理陳紹雄本月15日在公司網站披露,大亞灣核電站過去半年內出現了三起“核電站運行事件”,而其中10月23日的一起為1級事件(最嚴重7級)。
港核投的母公司、中電控股有限公司的發言人昨天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上述事件發現于10月23日,大亞灣核電站一號機組例行大修期間,檢查人員在進行既定檢測程序時,發現余熱排出系統的一段管道出現瑕疵。
“需要澄清的是,這不是一起核外泄事故,而只是一起瑕疵。”該發言人說。
她進一步解釋,出現問題的管道是在一次檢查及維修工作中發現的,由于有關瑕疵僅屬輕微,并未影響整個系統的正常運作。另外這次事件并不涉及人為因素,因此并沒有相關人員需要負責。目前公司正在更換有關管道,預計在近一兩天內便可完成更換工作。
發言人強調,有關管道及余熱排出系統均安裝在全密封的安全殼廠房內,而廠房是由900毫米厚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建成,并在內包裹6毫米厚的鋼襯里層,因此事件不會對電站的安全運行及附近地區構成任何安全、健康及環境影響。
根據香港媒體披露,出現“瑕疵”的管道是電廠一條使用了16年、在密封范圍內的“冷卻水系統”鋼管,分別出現兩條3英寸及1.5英寸的裂紋。這個裂縫泄漏出約2毫希輻射,分量相當于人體照20次X光,屬國際1級事故。
對于上述說法,中電發言人未予以否認,但對本報強調,上述裂縫極小且不會影響到電廠外面。
發言人表示,有關事件在本月初才通知港府,最主要原因是需要時間調查及定級。“一級事件并不屬于大事,所以不會及時公布,但我們會在每月月中于網站上披露。”發言人說。根據陳紹雄的介紹,今年5月至今共有三宗“核電站運行事件”,當中兩宗評定為“非等級”(或稱為零級),而一宗評為“一級”運行事件。
不過,港核投公司稱,自2005年開始,大亞灣核電站運行事件的數目大幅減少,由2000年至2004年期間平均每年13宗減少至平均每年4宗或以下。